[发明专利]自动变形机器人玩具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56328.5 | 申请日: | 2007-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2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 发明(设计)人: | 肖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伟 |
| 主分类号: | A63H3/04 | 分类号: | A63H3/04;A63H3/36;A63H3/46;A63H11/18;A63H17/00;A63H17/26;A63H29/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30011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变形 机器人 玩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玩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在机器人和汽车之间自动变形机器人玩具。
背景技术
能变形的机器人玩具较其他单一形体的玩具有更似的趣味性。但传统的变形机器人玩具都是手动变形,即只能通过人手工转动机器人身上的活动机构,有的甚至还要将某些部件从机器人身上拆下,再换上其他部件才能变成某些特定形状。变形过程极其烦琐,使变形机器人的趣味性大大降低。2004年8月4号公布的中国CN1517138公布了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玩具,通过使用一种关节电机将其容易地组装并控制成不同形状。该机器人玩具包括:多个关节机构部分,可以组装和拆卸,用于形成不同形状的机器人,但它必须通过手工变形。
传统变形机器人玩具不能自动变形,究其原因是变形机构过于复杂,以至于没有空间安装驱动活动部件按要求运动的驱动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的自动变形机器人玩具,该自动变形机器人玩具可以在汽车和机器人之间自动变形。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一种自动变形机器人玩具,左右对称,并且在变形过程中也始终保持左右对称,包括头、手臂、脚、腿,其特征在于:由手臂伸长的方式支起机器人身体,头6可以伸出和缩回胸腔22,四肢可在胸腔22内滑动,车头盖24可绕胸腔22转动,右下臂3可在右上臂4内平移运动,一个复合凸轮8控制头6、四肢在胸腔22内的伸出和缩回,右脚2有锁死机构,右脚2底部包含至少一个由驱动装置带动的轮子1和不少于一个小万向轮15。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利用重力使机构简单化,为安装电机提供空间;(2)多个部位由一个电机带动的复合凸轮推动,进一步节省空间;(3)无论是那种状态,汽车状态还是机器人状态,本自动变形机器人玩具都可以在遥控或者声控下运动;(4)变形过程简单化、自动化,本自动变形机器人玩具可以在遥控或者声控下自动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自动变形机器人玩具处于机器人状态并取下胸腔上盖后的示意图。
图2为本自动变形机器人玩具右臂示意图。
图3为本自动变形机器人玩具右脚示意图。
图4为本自动变形机器人玩具胸腔示意图。
图5为本自动变形机器人玩具推杆示意图。
图6为本自动变形机器人玩具右腿示意图。
图7为本自动变形机器人玩具复合凸轮示意图。
图8为本自动变形机器人玩具处于汽车状态并取下胸腔上盖后的示意图。
图9为本自动变形机器人玩具从汽车状态向机器人状态变形时手臂支起身体时的示意图。
图10为本自动变形机器人玩具车头盖示意图。
图11为本自动变形机器人玩具锁死机构示意图。
图12为本自动变形机器人玩具另一种实施方式下采用的丝杠螺母传动装置示意图。
图13为本自动变形机器人玩具另一种实施方式下左腿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自动变形机器人玩具另一种实施方式下锁死机构示意图。
图15为本自动变形机器人玩具处于机器人状态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自动变形机器人玩具包含:车轮1、右脚2、右下臂3、右上臂4、右胸腔内滑臂5、兼作推杆的头6、伺服电机7、复合凸轮8、左胸腔内滑臂9、左上臂10、左下臂11、左脚12、车轮13、小万向轮14、小万向轮15、弹簧16、弹簧17、弹簧18、左脚19、右腿20、推杆21、胸腔22、齿轮23、与齿轮固定相连的车头盖24、挡块25、大万向轮26、锁死电机27、实施例2中侧面开有小缝的左腿28、电机29、螺母30、丝杠31、电磁铁32、弹簧33、挡块34、大万向轮35、伺服电机36。本自动变形机器人玩具不但左右对称而且在变形过程中也左右对称,因此在实施例的叙述过程中只说明左侧或右侧的运动过程时另一侧与之完全相同。
实施例1
各分功能的实现:
a、头的伸出和缩回。图1所示胸腔22上部的方形孔为头6的伸缩滑动孔,头6可兼作推杆,整个头部呈细长的长方体状,可在胸腔22上部的方形孔内滑动。弹簧18一端与头6相连,另一端与胸腔22相连,这样当复合凸轮8由高点向低点转动时头6在弹簧18的作用下缩回胸腔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伟,未经肖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63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机实现商品远程防伪的系统
- 下一篇:多用途保健手提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