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鱼雷罐用铝碳化硅碳砖及鱼雷罐内衬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054194.3 | 申请日: | 2007-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6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 发明(设计)人: | 校松波;赵永安;李树森;张晓雷;李明欢;张灿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巩义市五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C04B35/10;C04B35/634;C21C1/06;B22D41/02 |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大通 |
| 地址: | 45125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鱼雷 罐用铝 碳化硅 内衬 结构 | ||
1、一种鱼雷罐用铝碳化硅碳砖,其特征是:以重量百分比表示,原料中含有矾土10~60%,电熔刚玉10~50%,碳化硅3~20%,石墨2~20%,氧化铬0.5~5%,金属铝0.2-3%,金属硅0.2-3%,结合剂3~5%,红柱石或硅线石或蓝晶石3~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碳化硅碳砖,其特征是:其中矾土20~50%,电熔刚玉20~40%,碳化硅5~15%,石墨5~15%,氧化铬1~4%,金属铝0.5-2%,金属硅0.5-2%,红柱石或硅线石或蓝晶石5~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铝碳化硅碳砖,其特征是:所述矾土的粒度为8~3mm和3~1mm两种,其中粒度为8~3mm的矾土占原料总量的5~15%,粒度为3~1mm的矾土占原料总量的5~45%,电熔刚玉粒度为1~0.1mm,碳化硅粒度为-200目,石墨为L—190的天然石墨,红柱石或硅线石或蓝晶石的粒度为-200目,氧化铬的粒度为-180目,金属铝为-200目,金属硅为-200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铝碳化硅碳砖,其特征是:所述的电熔刚玉为电熔白刚玉,或为电熔亚白刚玉,或为电熔棕刚玉,或为电熔致密刚玉,或为上述不同种类电熔刚玉的任意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碳化硅碳砖,其特征是:所述的结合剂为酚醛树脂。
6、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铝碳化硅碳砖的鱼雷罐内衬结构,含有罐体内侧壁的喷涂料(2),罐体中间的罐口(1),喷涂料(2)内侧的耐火砖工作层,该耐火砖工作层包括圆柱壳内衬砌筑段(51、52),截锥壳内衬砌筑段(53)和端墙内衬砌筑段(54),其中圆柱壳内衬砌筑段包括罐口(1)正下方的冲击区(51)和非冲击区(52),其特征是:所述冲击区(51)由鱼雷罐专用砖甲(3)砌筑而成,该砖的一个纵向截面为矩形,另一个纵向截面为等腰梯形;非冲击区(52)由鱼雷罐专用砖乙(4、5)砌筑而成,该砖一个纵向截面为矩形,另一个纵向截面为等腰梯形,其中单元砖甲(3)的高度大于单元砖乙(4、5)的高度;截锥壳内衬砌筑段(53)由鱼雷罐专用砖丙(6、7、8)砌筑而成,该砖的一个纵向截面为直角梯形,另一个纵向截面为等腰梯形;端墙内衬砌筑段(54)由鱼雷罐专用砖丁(9)砌筑而成,该砖为长方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鱼雷罐内衬结构,其特征是:在所述圆柱壳内衬砌筑段(51、52)的下部与喷涂料(2)之间设有一段弧面底衬砌筑层,该底衬砌筑层由鱼雷罐专用砖戊(10)砌筑而成;或者所述圆柱壳内衬砌筑段(51、52)直接与喷涂料(2)接触,其中间不设底衬砌筑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鱼雷罐内衬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鱼雷罐专用砖砖乙(4、5)包括单元砖乙之一(4)和单元砖乙之二(5);该单元砖乙之一(4)和单元砖乙之二(5)的等腰梯形截面,其等腰梯形的腰与底边夹角大小不同,单元砖乙之一(4)的腰与底夹角(α1)小于单元砖乙之二(5)的腰与底交角(α2);鱼雷罐专用砖乙之一(4)为调节砖,该砖根据需要砌筑在冲击区(51)中心或非冲击区(52)中心。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鱼雷罐内衬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鱼雷罐专用砖丙(6、7、8)包括单元砖丙之一(6)、单元砖丙之二(7)、单元砖丙之三(8);该单元砖丙之一(6)、单元砖丙之二(7)、单元砖丙之三(8)的等腰梯形截面,其等腰梯形的腰与底边夹角大小不同,单元砖丙之一(6)的腰与底夹角(β1)大于单元砖丙之二(7)的腰与底夹角(β2),单元砖丙之二(7)的腰与底夹角(β2)大于单元砖丙之三(8)的腰与底夹角(β3);在所述截锥壳内衬砌筑段(53)的大端段以鱼雷罐专用砖丙之一(6)为主,鱼雷罐专用砖丙之二(7)为调节砖;在截锥壳内衬砌筑段(53)的中段以鱼雷罐专用砖丙之二(7)为主,鱼雷罐专用砖丙之三(8)为调节砖;在截锥壳内衬砌筑段(53)的小端段以鱼雷罐专用砖丙之三(8)为主。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鱼雷罐内衬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截锥壳内衬砌筑段(53)的鱼雷罐专用砌筑砖丙(6、7、8)的直角梯形截面,该直角梯形的直角腰砌筑在鱼雷罐内侧,倾斜腰与喷涂料(2)接触砌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巩义市五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巩义市五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419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