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蜈蚣多糖蛋白抗肿瘤胶囊剂及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053586.8 申请日: 2007-10-18
公开(公告)号: CN101164552A 公开(公告)日: 2008-04-23
发明(设计)人: 杨静;陈刚;朱玲新;周倩;刘洋;李颖;乐江;敖英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5/64 分类号: A61K35/64;A61K38/02;A61K9/02;A61K47/36;A61K47/40;A61P35/00
代理公司: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王敏锋
地址: 43007***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蜈蚣 多糖 蛋白 肿瘤 胶囊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抗肿瘤药物,更具体涉及一种蜈蚣多糖蛋白抗肿瘤胶囊剂,同时还涉及蜈蚣多糖蛋白抗肿瘤胶囊剂的制备方法。该蜈蚣多糖蛋白抗肿瘤胶囊剂可广泛应用于肺癌、口腔表皮癌、结肠癌、肝癌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的治疗。

背景技术

1.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增高。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表明,全世界每年新发现癌症患者近1000万人。每年因癌症死亡的人数近700万人。最近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每年新发现癌症患者约2000万人,近150万人死于癌症。癌症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数的1/5。因此防癌、治癌已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艰苦任务。

2.当前治疗肿瘤的方法与相关药品很多,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治疗肿瘤的传统方法有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但对于许多病人,在被确诊为肿瘤时,就已经失去了手术切除的机会;而放疗则存在局限性和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性;化疗普遍存在细胞毒性作用,特别对肝、肾、骨髓和消化系统的毒副作用非常严重,因此,大大制约了它们在临床上的应用。新兴的介入治疗对原发灶有一定的作用,但难以对付不断散发的转移灶;基因治疗给肿瘤患者带来曙光,但其载体构建、载体与弹头的交联及其在机体分布、代谢过程中的变化等诸多问题还在探讨之中。

3.多糖蛋白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

多糖蛋白复合物(Polysaccharide-protein Complex)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其生理功能除了粘附和支持作用外,在细胞识别、信号传导、调控机体免疫功能以及控制细胞的迁移、增殖、分化、代谢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从植物、动物中提取的多糖蛋白复合物类药物的抗肿瘤活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通过对其作用机理的研究发现多糖蛋白复合物的抗肿瘤作用主要在于其能增强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有的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F.Liu et al.,.Immunomodulation and Anti-Cancer Activity of Polysaccharide-Protein Complexes,Current Medicinal Chemistry,2000,7(7),715-729)。已有研究表明一些新型结构的多糖蛋白复合物在增强机体免疫和控制肿瘤细胞增殖方面具有显著作用:①从宁夏枸杞中(Lycium barbarum)提取得到的多糖蛋白复合物(LBP)具有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癌抑瘤的作用及抗氧化抗衰老等作用(Lu Gan et al.,Immunomodulation and antitumor activity by a polysaccharide-protein complexfrom Lycium barbarum.2004;4(4):563-9.),且经研究发现其抗肿瘤作用机理是抑制原癌基因c-myc的表达(赵荣国.冬虫夏草的药理研究进展[J].新疆中医药,1992,(4):46-49);②从担子菌纲云芝菌丝体中提取得到的分子量在50~200KD左右的云芝多糖蛋白复合物(Polysaccharide-protein complexes ofCoriolusversicolor,PSK)作为一种具有增强免疫作用的生物调节剂,在日本已被广泛用于临床。实验表明,PSK不仅可以通过增强肿瘤抗原的免疫原性而促使机体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杀灭,而且体外、体内给药均可显著增强小鼠脾淋巴细胞的转化和功能,并促进其分泌IL-2和IFN-γ等免疫活性因子,并能增强荷瘤小鼠和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Jian Cui et al.,polysaccharide-protein complexof Coriolus versicolor:physiological activity,uses,and production.2003;21(2):109-22.)。③从螺旋藻中提取得到的多糖蛋白复合物(spirulina platensispolysaccharide-protein complex,SPP)可提高不同病期白血病患者NK细胞活性,但不影响正常人NK细胞活性。另外,体外研究表明,SPP能抑制B37乳癌细胞和K562白血病细胞;体内研究表明,SPP能抑制H22肝癌细胞、ECA肿瘤细胞以及S180癌细胞,同时发现SPP能增加脾和胸腺的重量,提高活化的NK细胞的活性和数量以及激活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产生IL-2,对化疗导致的白细胞下降也有治疗作用(曲显俊,等.螺旋藻多糖抗癌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海洋药物,2000,19(3):10-14)。④从海洋软体动物和传统中药土鳖虫中提取的多糖蛋白复合物均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顾谦群等.扇贝糖蛋白的化学组成与抗肿瘤活性的研究[J].中国海洋药物,1998(3):23-26;韩雅莉,谢昆.土鳖虫糖蛋白的提取及抗肿瘤活性初步研究.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1),21(4):46-50)。⑤此外,海绵体多糖蛋白复合物,4-硒硫酸酯多糖蛋白复合物(SE-CARRA),人参多糖蛋白复合物(Ginseng polysaccharide-proteincomplex,GP)也有抗肿瘤活性。戴氏虫草多糖蛋白复合物(Cordyceps taiipolysaccharide-protein complex,CDP)能引起T、NK以及单核-巨嗜细胞的活化、增殖,同时对小鼠T淋巴细胞分泌IL-2和TNFβ具有促进作用。鲍鱼多糖(Abalone polysaccharide-protein complex,AP)对裸鼠移植人鼻咽癌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明显抑制人鼻咽癌的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坏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35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