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定位功能的多用途印刷表面加工系统与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044182.2 | 申请日: | 2007-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2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 发明(设计)人: | 吴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德明 |
| 主分类号: | B41F23/00 | 分类号: | B41F23/00;B41F33/14;B41M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干权 |
| 地址: | 200335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定位 功能 多用途 印刷 表面 加工 系统 工艺 | ||
1、一种带有定位功能的多用途印刷表面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设备设有a.传递基材进入装置,包括传纸叼牙,真空吸气装置,放卷装置和传送装置,b.膜的供应装置包括收放卷装置c.膜的定位拉伸装置,包括第一电眼装置一个可侦测膜上可辨识定位标志及边缘的定位或电眼装置,带有自主动力的A组压紧辊,A组压紧辊两支一组相互加压以小于或等于压印滚筒的线速度转动,带有自主动力的B组压紧辊,B组压紧辊两支一组,相互加压,且以等于压力辊和压印滚筒的线速度转动和第二电眼装置,可侦测基材相对定位点的定位或电眼装置,d.一个或一个以上可离合压的压力辊,e.紫外或电子束固化装置,f.位于基材下方的压印滚筒,g.换卷装置及硬体单元h.带有可辨识定位标志或/和不同纹理的膜所组成的定位加工系统,定位加工系统膜的放卷装置联接A组压紧辊一端,A组压紧辊另一端联接B组压紧辊一端,B组压紧辊另一端联接压力辊一端,压力辊设在压印滚筒的右上部,压印滚筒的左上部设有膜的收卷装置,压印滚筒的右下部设有联接上光单元装置,压印滚筒的正上方设有固化装置,在A组紧压辊的右部设有第一电眼装置,在上光单元装置和压印滚筒及压力辊传动之间设有第二电眼装置,该系统联接卷筒印刷装置或单张主机装置或上光单元装置,构成定位冷烫,定位铸造的表面加工机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定位功能的多用途印刷表面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可联接于单张主机收料设备的叼纸牙排/传送带后,或卷筒印刷或上光主机的收纸台后,利用输送带成为一个可与主机灵活结合或脱离的的定位加工系统,可脱卸、分离联接不同的上光或印刷主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定位功能的多用途印刷表面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可联接单张或卷筒的印刷或上光装置单元之后,收纸/基材单元之前而成为一个主机上连线的一个加工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定位功能的多用途印刷表面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可配置的膜的供应装置可包含但不限于零速接料换卷,飞速接料换卷和需停机断膜再收放卷对调的换膜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定位功能的多用途印刷表面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联接卷筒印刷涂布系统时,可将收放卷装置放置在主机头尾两端的上方或侧边,选择性的将其它部件压力辊,压印滚筒,固化设备放置于主机上方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定位功能的多用途印刷表面加工系统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传递基材进入装置包括传送带,叼牙等传送装置,然后膜的供应装置将上光后的基材传递至压力辊和压印滚筒的线速度转动结合点与来自放卷装置卷带有表面纹路的或具有可辩识别定位的薄膜材料完全贴合,经过滚筒传至固化装置的下方透过此类铸造用薄膜对机材上的涂料进行固化,此时被固化定型的涂料将以与薄膜表面纹路反向的方式呈现在基材上,然后收卷装置将膜自基材表面剥离再卷回去,最后,传递基材进入装置再将完成表面处理后的纸张送到收纸台上,或再联接卷筒印刷装置或单张主机装置或上光单元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带有定位功能的多用途印刷表面加工系统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传递基材进入装置包括传送带,叼牙等传送装置,然后膜的供应装置将以印上,上过粘合剂的基材传递至压力辊和压印滚筒的线速度转动结合点与来自放卷装置经过冷烫工艺烫印薄膜完全贴合,经过滚筒传至固化装置的下方透过薄膜对基材上的粘合剂进行固化,此时被固化的粘合剂将以与薄膜表面的喷铝层结合,然后收卷装置将膜自基材表面剥离并卷回去,同时将带有金属感觉的喷铝层呈现在基材上,再将完成表面处理后的基材送到收纸台上,或再联接卷筒印刷装置或单张主机装置或上光单元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带有定位功能的多用途印刷表面加工系统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基材采用相对定位点的基材是以已经被定位处理印刷,切单张的基材,基材相对定位点可包括基材上的可识别定位标志,基材的前,边缘或传递基材进入装置的定位点压印的滚筒的叼牙相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德明,未经吴德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418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显示模块的封装结构
- 下一篇:仿不锈钢复合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