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标识码输入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44093.8 | 申请日: | 2007-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9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武;方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G06F17/4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洁 |
| 地址: | 201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标识 输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标识码输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标识码输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半导体制造产线上,当生产不同型号的产品时,需投放对应数量的晶圆,该晶圆每25片划分成一批,且每一批对应一批标识码,当晶圆投产并进入产线时,均通过人工方式将该产品型号和晶圆批号输入计算机的操作界面中,晶圆在产线上进行加工时,该标识码(包括产品型号和晶圆批号)作为区分标识,可使生产有序的进行,另外,也方便对产线上的晶圆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统计。
但是,上述通过人工方式输入标识码存在着易出错和输入效率较低的问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标识码输入方法以提高输入效率和输入准确性,已成为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标识码输入方法,通过所述方法可大大提高标识码的输入效率,另外可避免人工输入错误。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标识码输入方法,用于向一操作界面中输入标识码,该操作界面对应一用于存储其参数的数据库,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供一扫瞄输入装置,该扫描输入装置通过一通信接口与该操作界面相连接;(2)通过该扫描输入装置扫描该标识码;(3)该扫描输入装置通过该通信接口将该标识码传送至操作界面进行显示;(4)将该标识码存储至该数据库。
在上述的标识码输入方法中,该扫描输入装置为扫描仪。
在上述的标识码输入方法中,该标识码为产品型号。
在上述的标识码输入方法中,该标识码为晶圆批号。
在上述的标识码输入方法中,该标识码为条形码。
在上述的标识码输入方法中,该标识码为数字编号。
在上述的标识码输入方法中,该通信接口为串行接口。
在上述的标识码输入方法中,该通信接口为并行接口。
与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方式输入标识码导致输入效率低下和易出错相比,本发明的标识码输入方法通过一扫瞄输入装置将标识码扫描输入至操作界面进行显示,再将该标识码进行存储,如此可大大提高输入效率,并可避免人工输入所造成的人为错误。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标识码输入方法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为本发明的标识码输入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发明的标识码输入方法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标识码输入方法,用于向一操作界面中输入标识码,所述操作界面对应一用于存储其参数的数据库,其中,所述标识码包括产品型号和晶圆批号,每25片晶圆为一批,每一型号的产品包括多批晶圆。所述标识码可实施为条形码、数字编号、字母编号或数字和字母组合编号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标识码均为条形码,所述数据库存储在生产线开始处的微机或工控机中,所述的微机或工控机中的系统应用程序可依据数据库中所存储的操作界面的参数生成所述操作界面。
参见图1,本发明的标识码输入方法首先进行步骤S10,提供一扫瞄输入装置,其中,所述扫描输入装置通过一通信接口与所述操作界面相连接,所述通信接口为串行接口或并行接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接口实施为RS232串行接口,故所述通信接口与微机或工控机中的RS232接口进行物理连接,而与所述操作界面通过软件方式进行逻辑连接,所述扫描输入装置为扫描仪。
接着进行步骤S11,通过所述扫描输入装置扫描所述标识码。
接着进行步骤S12,将所述标识码传送至操作界面进行显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扫描输入装置通过所述通信接口将所述标识码传送至操作界面进行显示。
接着进行步骤S13,将所述标识码存储至所述数据库,如此在后续工序中可使用所述标识码对不同型号的产品或不同批次的晶圆进行区分。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标识码输入方法通过一扫瞄输入装置将标识码扫描输入至操作界面进行显示,再将所述标识码进行存储,如此可大大提高输入效率,并可避免人工输入所造成的人为错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40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