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ED照明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36976.4 | 申请日: | 2007-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5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安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S4/00;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翟羽 |
| 地址: | 315400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led 照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LED照明装置,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利用LED组合,从而使整个照明装置的配光曲线呈蝙蝠翼状分布的LED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LED具有环保、节能、寿命长等优点而被视为21世纪照明光源,但是LED的发光角度小,如标准型LED的发光角度在40~90度之间,即其发光能量大多集中在40~90度的范围内。图9为LED的配光曲线示意图,其横坐标α表示LED照射的光斑角,纵坐标I表示发光强度。所述LED发光强度的最大值用1.0表示,根据发光角度的定义可知,当LED的发光强度下降至其最大值的一半时的光斑角α1即为其发光角度。从图中可以直观的看出,在LED的中心法线方向LED的发光强度最大,在两侧则急剧下降,而且能量主要集中在很小的光斑角α1内,因此单颗LED的照明均匀度非常差。
图10为LED直接使用于照明装置的照明示意图,其在主体91上呈平面状设置有若干参数一致的LED 92。所述LED 92的发光角度为θ,所述LED照明装置的最大光斑角为α4,光强下降至最大光强一半时的光斑角为α3。显然,所述光斑角α3即为LED照明装置的发光角度。由于LED的发光角度θ较小,而各LED 92的参数均一致且呈平面设置,导致各个LED 92产生的光强叠加后光强的分布与单颗LED的光强分布相差不大,LED照明装置的发光角度α3仍然很小,其配光曲线如图11所示。由图可见,LED照明装置的光强仍然是中心最大且能量主要集中在很小的角度α3内,而在β角度范围内,光强急剧下降,从而导致LED照明装置的照明均匀度仍然很差。而在很多照明场所,为了营造一种健康安全的照明环境,不仅要求照明的亮度要达到要求,还要求照明的均匀度达到规定的要求。现有LED照明装置主要通过使用透镜等光学装置进行配光,但是该等方式配光不仅设计复杂,而且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成本较低且照明亮度均匀度高的LED照明装置。
本发明LED照明装置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LED照明装置,包括主体以及安装于主体上的LED,所述LED由至少两个光强不同的LED区组成,其中,各LED区沿照明装置的中心往两侧依序对称排列且各LED区产生的光强依次递增,并使LED照明装置的配光曲线呈蝙蝠翼状。
所述LED包括一第一LED区和第二LED区,所述第二LED区以第一LED区为中心呈对称分布于第一LED区的外侧,且所述第二LED区产生的光强大于第一LED区。
所述第二LED区内各LED的功率大于所述第一LED区内各LED的功率。
所述第二LED区内各LED的发光角度大于所述第一LED区内各LED的发光角度。
所述LED呈曲面状设置在主体上。
所述LED还包括一第三LED区,其中,第一LED区、第二LED区和第三LED区沿照明装置的中心往两侧依序对称排列且光强依次递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LED照明装置的LED由至少两个光强不同的LED区组成,并使各LED区沿照明装置的中心往两侧依序对称排列且各LED区产生的光强依次递增,从而使LED照明装置的配光曲线呈蝙蝠翼状,有效的提高了LED照明装置的照明均匀度,并且简化了设计,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LED照明装置实施例一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LED照明装置实施例一照明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LED照明装置实施例一配光曲线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LED照明装置实施例二结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LED照明装置实施例三结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LED照明装置实施例三照明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LED照明装置实施例三配光曲线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LED照明装置实施例四结构立体图。
图9为LED配光曲线示意图。
图10为LED直接使用于照明装置的照明示意图。
图11为LED直接使用于照明装置的配光曲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安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安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69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选择移动网络的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医用开瓶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