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纳米管增强氮化铝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035401.0 | 申请日: | 2007-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0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 发明(设计)人: | 周新贵;于海蛟;车仁超;王洪磊;王志毅;张长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4B35/582 | 分类号: | C04B35/582 |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洪;陈晖 |
| 地址: | 410073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砚瓦池正街4***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增强 氮化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碳纳米管增强氮化铝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复合材料以氮化铝为基体,碳纳米管为增强相,通过添加烧结助剂制成,以质量百分数计,其组分为:
氮化铝 89~95%,
碳纳米管 1~3%,
氧化钇 2~4%,
氟化钙 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增强氮化铝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为单壁碳纳米管或多壁碳纳米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纳米管增强氮化铝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壁碳纳米管的直径为20~40nm,长度为5~15μm,纯度为95%。
4、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增强氮化铝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增强相碳纳米管经化学提纯、超声分散后,将基体氮化铝、分散后的碳纳米管和烧结助剂混合,经球磨分散成混合浆料,混合浆料经干燥、研磨和过筛,再进行热压烧结,最终形成碳纳米管增强氮化铝复合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碳纳米管增强氮化铝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碳纳米管的化学提纯:将碳纳米管置于沸碱溶液中1~4小时,然后用蒸馏水洗涤并干燥;再将干燥后的碳纳米管置于沸酸溶液中1~4小时,用蒸馏水洗涤并干燥,得到纯化的碳纳米管;
2)碳纳米管超声分散:将纯化的碳纳米管置于无水乙醇中,该无水乙醇含有质量百分数为2~5%的分散剂,然后超声分散1~24小时,得到分散后的碳纳米管;
3)混料球磨分散:按下述质量百分数的组分称取原料:89~95%的氮化铝、2~4%的烧结助剂氧化钇、2~4%的烧结助剂氟化钙和1~3%的分散后的碳纳米管,将上述原料置于氮化硅球磨罐内,以无水乙醇为介质,球磨罐转速为100~300R/Min,分散12~48小时后得到混合浆料;
4)混料干燥、研磨和过筛:将混合浆料放入真空干燥箱,温度为80~100℃,烘干6~12小时,然后研磨,并过100~200目筛,得到混合粉料;
5)热压烧结:将混合粉料装入涂有氮化硼脱模剂的石墨模具中,N2气氛下,温度为1700℃~1850℃、压力为20~30Mpa,保温1~4小时,得到碳纳米管增强氮化铝复合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碳纳米管增强氮化铝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沸碱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或氨水,其浓度为2~4mol/L,温度为80℃~10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碳纳米管增强氮化铝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沸酸溶液为硝酸溶液或硫酸溶液,其浓度为1~5mol/L,温度为80℃~100℃。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或7所述的制备碳纳米管增强氮化铝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或曲拉通。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或7所述的制备碳纳米管增强氮化铝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球磨分散中的球料比为20∶1,介质无水乙醇的液面不超过球磨罐高度的2/3。
10、根据权利要求4或5或6或7所述的制备碳纳米管增强氮化铝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为单壁碳纳米管或多壁碳纳米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540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炉顶放散阀软密封结构
- 下一篇:一种玻璃植绒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