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指纹身份识别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32594.4 | 申请日: | 2007-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4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 发明(设计)人: | 杜鑫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志君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H04L9/32;B60R25/00;B60R25/04 |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尹文涛 |
| 地址: | 528400广东省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指纹 身份 识别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防盗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以指纹识别身份的汽车防盗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在,汽车日益进入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随之而来的汽车防盗问题也越来越受人们关注。普通的机械锁,容易被撬开且不会报警;现在有许多的电子防盗锁,虽然有报警功能,但是有些不法分子在盗车时取下蓄电池,让防盗锁储存的信息清掉,然后有迅速接上电源,防盗锁失效并不会报警;电子防盗锁也容易让不法分子破解或复制,使汽车被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汽车防盗装置可靠性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依靠指纹来识别、可靠防盗的汽车指纹身份识别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指纹身份识别系统,包括指纹识别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密狗防盗电路、移动式加密狗、汽车油路、电路锁定电路、发动机启动电路;指纹识别电路、移动式加密狗连接加密狗防盗电路的输入端;加密狗防盗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汽车油路、电路锁定电路、发动机启动电路;
指纹识别电路对驾驶员的手指进行指纹采集并和已预存的指纹 数据进行核对;
加密狗防盗电路接收来自指纹识别电路输出的控制数据,再与外置移动式加密狗核对加密信息;如果一致,则将所接收到指纹识别电路的控制数据输出至汽车油路、电路锁定电路,否则关断控制数据的通道不予放行;
汽车油路、电路锁定电路驱动相关的油路、电路硬件操作元件使汽车油路、电路接通;
发动机启动电路在离合开关分离并且加密狗防盗电路输出控制数据之后经延时发出发动机起动命令起动发动机;
如上所述的一种汽车指纹身份识别系统,还包括电源转换电路,电源转换电路给加密狗防盗电路和指纹识别电路提供电源;
如上所述的一种汽车指纹身份识别系统,包括三极管Q1、Q2、Q3构成的比较电路、集成块IC2A、IC2B,三极管Q4。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
1、因为每个人的指纹是不同的,具有唯一性,所以犯罪分子很难破解储存的指纹信息,很难盗车,提高了汽车防盗的可靠性;
2、汽车的汽车油路、电路锁定电路中都接有继电器对应的常开触点,即使犯罪分子断开电源又接上,整个回路还是处于断开状态;必须指纹验证通过了,汽车油路、电路锁定电路才会接通;所以,犯罪分子断开电源又通电也是没有用的;
3、本发明还检测指纹识别电路的输入端是否存在破坏性的短路破解,一经检测到有短路状态就自行关断控制数据通道;还对加密狗 的输入端口有防短接及断线破解功能;犯罪分子采用破坏手段也没有用;
4、本发明存入固定的指纹,要是别人借车,他的指纹不同汽车不能点火,别人借车不方便,汽车拥有者可以以此为理由推脱别人借车,也避免了别人借车后发生交通事故承担法律责任的后果;而对公司来说,可以只输入专职司机的指纹,那么司机的朋友或公司其他人员也没有办法借车,方便公司车辆的管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路方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包括指纹识别电路A、加密狗防盗电路B、移动式加密狗C、汽车油路、电路锁定电路D、发动机启动电路E。
(见图1)指纹识别电路A连接加密狗防盗电路B的输入端;移动式加密狗C连接加密狗防盗电路B的输入端;加密狗防盗电路B的输出端连接汽车油路、电路锁定电路D;加密狗防盗电路B的输出端连接发动机启动电路E;
指纹识别电路A:利用指纹接收模块对驾驶员的手指进行指纹采集,将采集到的指纹信息通过数据处理及分析,并和模块内已预存的指纹数据进行核对;如果该驾驶员的指纹同模块内的预存指纹一致,则输出控制数据给加密狗防盗电路B并通过声光提示正确,否则不输出控制数据且进行声光警告指示。此电路采用现有技术的常规电路,为一般市场上所能购买的指纹识别电路所能实现的功能(在图2中未示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志君,未经郑志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25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