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健书桌面板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29013.1 | 申请日: | 2007-07-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6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 发明(设计)人: | 郎世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郎世平 |
| 主分类号: | A47B13/08 | 分类号: | A47B13/08;A47B41/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振华 |
| 地址: | 510230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健 书桌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书桌面板,特别是一种保健书桌面板,是对传统书桌面板的改进与创新。
背景技术
随着全民教育的普及与现代社会工作、学习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对桌椅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大,而桌椅结构合理与否,则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现有的书桌,尽管系列品种繁多,但基本上为单一固定平面或书桌面。书桌的形状、高低固定不变,书桌面板也设有一定可调节坡度。这种结构的书桌供不同高度的人使用,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学生使用,既不苻合人体生理卫生的要求,又易造成身心的疲劳。若青少年学生在该平面桌面上长期长时间阅读书写后易引起人体头、颈、胸部前屈,视距离缩短,并最终导致颈椎、胸椎、病变和视力的降低,影响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对于未成年青少年的不正确的书写和阅读姿势,传统的书桌也没有提供帮助其改进的结构。因此,对书桌面板结构的改进使之更符合保健要求,则是现实中最迫切的任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保健书桌面板,其根据人体的生理特点和人体力学的原理,设计出一种适合成人、特别是儿童使用的多功能保健书桌面板,从而达到保护人体头颈、胸部组织及视力的保健作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保健书桌面板,包括面板、活动书架、桌面活动支架、屉箱,面板安置在屉箱上,其特征在于面板上设有凹形缺口,在凹形缺口上设置活动书架,在面板下面设置桌面活动支架,在面板前面设置距离调节装置。
所述的活动书架包括托盘、固定板、移动板、书架支撑板、桌面支撑板和斜面板,活动书架固定在面板的凹形缺口上,书架托盘通过螺钉固定在书桌面板上,书架固定板下端通过弹性活页与托盘相连接,固定板上端通过弹性活页与书架支撑板相连接要,书架固定板表面通过其中间的燕尾槽(上窄下宽)与两侧的十字凹槽及弹簧片与移动板下的燕尾板及十字导轨相连接。书架支撑板处于固定板与托盘之间,在移动板凹槽上设有拉环。
所述面板底面一侧设有面板支撑板,支撑板与固定在箱板上的斜面板相配合,即支撑板的一边镶插在斜面板的凹槽内,以固定面板的位置。在作移动或使用状态时,支撑板通过拉环与拉环固定槽相连,起支撑固定桌面板作用。在书桌面板上设有桌面压书夹,压书夹一端固定在面板上,另一端跨压在活动书架上。
所述的活动支架包括面板固定槽、屉箱固定条、螺杆、簧片、簧片限制杆,面板固定槽通过一侧螺杆与桌箱固定条及簧片相连接并固定在桌面板下表面,屉箱固定条通过螺杆、弹簧片与面板固定槽相连并固定在屉箱上;V型簧片固定在屉箱固定条上并可在面板固定槽内滑动,簧片限制杆嵌在固定槽上,其作用是限制面板调节上升的高度。
所述的距离调节装置包括固定架、固定架上下槽、推拉板、贴身板和弹簧片,固定架固定在桌面板下表面侧边,推拉板的一端固定有贴身板,另一端伸入固定架的坑槽内并通过固定在推拉板下的弹簧片压紧。
在活动支架的内外侧设保护罩,保护罩上方固定在桌面板上,防止桌面板上下移动时形成的夹角空隙夹伤手指。
本发明书桌面板分固定式和移动式,上述面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屉箱面上即为固定式;面板自由架设在屉箱面或平面支架上成为一个独立书桌面板即为移动式。
本发明的特点:
1、本发明结构新颖、符合人体生理要求,具有保护人体头、颈、胸部组织及视力的多功能保健作用,其对中小学生的保护尤为迫切。
2、使用方便、调节容易,可嵌入现行学生书桌屉箱上作固定使用。也可放在所有桌面、办公面上移动使用;可随意改变书桌面的角度(平面或坡面)和人体与书桌间的距离。也可随意控制活动书架的升降、固定书本翻页;
3、经济实用、安全环保,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具有保护罩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调节装置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活动书架后视图;
图6为本发明托盘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斜面板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郎世平,未经郎世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90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