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23788.8 | 申请日: | 2007-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3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 发明(设计)人: | 鞠剑峰;黄明宇;倪红军;吴东辉;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M8/02 | 分类号: | H01M8/02;H01M8/00 |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科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葛雷 |
| 地址: | 226019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直接 甲醇 燃料电池 | ||
1、一种新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其特征是:包括电池外壳,电池外壳中设置外电极,外电极与电池外壳通过焊接点连接,且外电极与电池外壳之间设置空气室,在外电极内侧设置内电极,内电极与外电极之间设置凝胶流动相室,在内电极内侧设置空气室,其中凝胶流动相由下列重量成分的原料制成:
CH3OH 5~60%
H2SO4 10~30%
H2O 20~60%
杂酸 3~10%
导电聚合物和/或金属粉末 2~6%
金属有机化合物或金属盐 5~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其特征是:内电极依次由多孔钛板、阳极催化剂、凝胶流动相、阴极催化剂、扩散层、多孔钛板复合组成;外电极依次由多孔钛板、扩散层、阴极催化剂、凝胶流动相、阳极催化剂、多孔钛板复合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其特征是:金属有机化合物是钛酸酯类、硅酸酯类,金属盐是硅酸钠。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其特征是:杂酸是全氟磺酸、磷钨酸、磷钼酸、硅钨酸或磷锡酸。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其特征是:导电聚合物是聚苯胺或聚吡咯,金属粉末是Cu、Ag或Au粉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未经南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378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