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冬暖式大棚促进枣树一年两熟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15499.3 | 申请日: | 2007-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49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 发明(设计)人: | 陈福志;宫伯军;刘树会;王兆功;吴洪庆;李兴师;郝炎辉;张淑红;曾宪磊;赵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福志 |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1/00 |
| 代理公司: |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尹金华 |
| 地址: | 262618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冬暖 大棚 促进 枣树 一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果树的栽培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冬暖式大棚促进枣树一年两熟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枣树品种的不断改良,鲜食枣果的口感和营养价值不断提高,枣树的种植面积也在逐年扩大。目前,我国枣树的栽培技术主要还是采取一年一熟的露地栽培方式,由于收获期集中上市,限制了枣果的销量和售价,对枣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近年来虽然也出现了不少鲜枣贮藏保鲜技术,使鲜枣的销售期可以延长数月,但长期的保藏不可避免会造成鲜枣的口感变差和营养成分减少,影响枣果的食用价值。专利号为ZL02135663.7和ZL03111956.5的中国发明专利分别公开了一种促进冬枣延迟成熟的方法和一种促进冬枣提前成熟的方法,可以使冬枣提前成熟或延迟成熟30天以上,从而避开了露地栽培冬枣的集中成熟收获时间,但上述两种技术仍然采取一年一熟的栽培方式,虽然能够通过反季节栽培提高经济效益,但不能大幅度地提高亩产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冬暖式大棚促进枣树一年两熟的方法,既可使鲜枣反季节成熟上市,又能提高枣树的年产量,从而大大提高枣树种植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利用冬暖式大棚促进枣树一年两熟的方法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在冬暖式大棚内按照梨枣树:冬枣树=8:2的比例选择栽植品种,栽植密度为行距3米,株距2米,自12月中旬开始棚内逐渐升温,升温开始后的第1-10天,棚内白天温度控制在18-19℃,夜间温度不低于5℃,第11-20天,棚内白天温度控制在20-22℃,夜间温度不低于7℃,第21-30天,棚内白天温度控制在23-25℃,夜间温度不低于9℃,自第31天至开花前,棚内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夜间温度不低于10℃,上述期间棚内的相对湿度保持在70-80%;花期棚内白天温度控制在25—26℃,夜间温度控制在10-12℃,棚内空气的相对湿度保持在60-65%;幼果膨大期棚内白天温度控制在26-28℃,夜间温度控制在13-15℃,棚内的相对湿度保持在55-60%;果实成熟期棚内白天温度控制在28-32℃,夜间温度控制在10-12℃,棚内的相对湿度保持在50-55%;一茬果实成熟后,撤掉大棚塑料膜;一茬果采收后,对树体及时回缩更新,短截预备枝,结果枝留基部分枝回缩,强旺枝留5—10cm重截,疏除密生枝和弱枝,清理内膛,冗长枝回缩或短截,剪除85-90%的平斜枝,并施以基肥,促进枣树二次萌芽、开花、坐果;10月下旬霜降前对大棚扣膜并加盖保温帘;二茬果成熟期棚内白天温度控制在28-32℃,夜间温度控制在10-12℃;二茬果采收后,对树体及时进行整形修剪,然后白天放下保温帘将大棚盖严,夜间将保温帘卷起,并打开通风口降温,对枣树进行强制性休眠,直至12月中旬再次升温,升温开始前再次施以基肥。
本发明充分利用冬暖式大棚对枣树的生长环境进行温度、湿度调控,促进枣树一年两熟,一茬鲜果可于6月下旬成熟上市,比露地枣提前一个多月,二茬鲜果可于11月中旬成熟上市,比露地枣延后两个多月,使鲜枣反季节成熟上市,避开了鲜枣集中成熟上市的时间,大大提高了鲜枣的销售价格。经过本发明人三年的栽培试验证明,利用冬暖式大棚种植的一年两熟鲜枣,果个大,口感好,每亩单产可达3000公斤以上,栽培技术容易掌握,可大大提高枣树种植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福志,未经陈福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54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括含有变形层的吸收结构的吸收制品
- 下一篇:保健拆卸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