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氯化物镀锌溶液再生处理剂及溶液再生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15145.9 | 申请日: | 2007-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0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来祥;谢洪波;马学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D21/18 | 分类号: | C25D21/18;C25D3/22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连君 |
地址: | 26607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氯化物 镀锌 溶液 再生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钢铁制品提供防护性表面金属覆盖层的氯化物镀锌溶液再生处理剂,以及氯化物镀锌溶液再生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钢铁件表面镀锌是一种廉价的防护性覆层,在机械、电子仪表、轻工、家电、汽车等行业都得到广泛应用,氯化物镀锌由于其溶液无氰无毒、稳定,工艺简单,镀层性能优良等特点,占据整个镀锌行业整体的60%以上。该工艺有两个特点:其一为添加大量的有机物,如聚氧乙烯衍生物、芳香族衍生物等;其二是弱酸性溶液,且含有大量的氯离子,钢铁制品极易被溶解。因此在电镀过程中会不断分解产生有机杂质,同时溶液中铁杂质(Fe2+)含量也总不断升高,一般情况每升镀液工作1000~2000AH就需再生处理。现有工艺技术主要采用H2O2作为再生处理剂进行再生处理,但生产应用方面存在如下缺陷:
第一、处理镀液需加温至60~70℃,否则无法完全破坏有机杂质。但氯化物镀锌工作温度为常温,且温度升高影响镀层质量及镀液性能。因此,再生处理镀液时需增设加温设备;处理结束后还需降温至室温,若无降温设备,数千升镀液冷却至室温所需周期较长,影响生产;
第二、H2O2需较准确控制用量,量少效果差,过量残余H2O2对镀液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任务之一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氯化物镀锌溶液采用H2O2作为再生处理剂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新的氯化物镀锌溶液再生处理剂。
本发明的任务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上述新的氯化物镀锌溶液再生处理剂对氯化物镀锌溶液进行再生处理的方法。
为实现发明任务一,其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氯化物镀锌溶液再生处理剂,上述再生处理剂为高锰酸钾固体或高锰酸钾水溶液。
一种氯化物镀锌溶液再生处理方法,包括步骤:
a在待处理氯化物镀锌溶液中加入高锰酸钾固体或高锰酸钾水溶液,生成高锰酸钾氧化镀液;
b在上述高锰酸钾氧化镀液中加入活性炭进行吸附;
c过滤得到再生氯化物镀锌溶液。
上述步骤a中,包括步骤:
a1将待处理氯化物镀锌溶液调整PH值为3-4;
a2加入高锰酸钾固体或高锰酸钾水溶液,并进行搅拌,然后静止,直至残余高锰酸钾全部生成褐色MnO2沉淀,上清液为无色透明状。
上述步骤a2中,包括步骤:
a21每升待处理氯化物镀锌溶液加入高锰酸钾固体1-5g,或加入相当于溶有前述高锰酸钾固体含量的高锰酸钾水溶液。
上述步骤a2中,包括步骤:
a22搅拌时间为30分钟;静止时间为0.5~1小时。
上述步骤b中,包括步骤:
b1加入活性炭并搅拌30分钟后,然后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氨水调PH值≥5,继续搅拌30分钟后静置等待过滤。
上述步骤c中,包括步骤:
c1过滤得到再生氯化物镀锌溶液,经调整PH,补加添加剂后即可正常生产使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使用高锰酸钾作为再生处理剂,处理氯化物镀锌溶液,操作方法简单,处理周期短。
2、使用高锰酸钾作为再生处理剂,处理氯化物镀锌溶液,不残留有害物质,即使高锰酸钾过量(超量),也不会影响镀液性能。
3、本发明在处理氯化物镀锌溶液过程中无需加温,节约能源。
4、残留KMnO4快速彻底的生成MnO2沉淀,可大量节省镀液处理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在含有较高有机物、有机分解产物、铁杂质(Fe2+)的氯化物镀锌溶液中加入高锰酸钾溶液作为再生处理剂。高锰酸钾在酸性溶液中产生如下反应:
KMnO4+H++Fe2+→MnO2↓+H2O+Fe3+
KMnO4+H++[CHONS]→MnO2↓+H2O+CO2↑
注:[CHONS]代表镀锌光亮剂及分解产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未经青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51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证据推理的网格Qos参数的测量方法
- 下一篇:治疗肺癌的药物及其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