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产汽车工字前轴的熔模精密铸造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009718.7 | 申请日: | 2007-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7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 发明(设计)人: | 何文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建阳市汽车锻压件厂 |
| 主分类号: | B22C9/04 | 分类号: | B22C9/04;B22D1/00;C21C7/06 |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秀丽 |
| 地址: | 354200福建省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汽车 前轴 精密 铸造 工艺 | ||
1.一种生产汽车工字前轴的熔模精密铸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它是按照以下工艺步骤顺序制备:
(1)根据汽车工字前轴毛坯形状制作蜡模:包括依次进行的注蜡、蜡模定型、蜡模修补和检验、蜡模组焊及焊接浇帽口工序;
(2)制作模壳:①先在步骤(1)加工制得的蜡模表面进行数道的涂抹涂料、撒砂并使涂料硬化的模壳初步成形工序,②接着进行脱蜡,使模壳与蜡模分离,形成单独的模壳;
(3)焙烧步骤(2)制备的模壳;
(4)在制作好炉衬后,根据熔炼后钢水所要达到的化学成分要求和熔炼过程的烧损率计算熔炼前炉料所要达到的化学成分要求,之后对用于炼钢的炉料成分进行分析检测和配比,从而选用适当配比的炉料和添加剂进行钢水熔炼;当炉料熔炼成液相时,对钢水的化学成分进行炉前分析,若钢水达到规定的化学成分要求,则加入预脱氧剂锰铁0.2-0.5%和硅铁0.05%-0.2%,继续进行熔炼,若钢水未达到规定的化学成分要求,则加入使其达到规定化学成分的必要添加剂及上述的预脱氧剂;当熔炼温度达到1570℃-1600℃时,钢水出炉入浇包,在入浇包前在浇包中先加入0.05%铝用以对钢水终脱氧;最后将钢水浇注入步骤(3)焙烧好的模壳内;以上百分比为质量百分比;
(5)将步骤(4)浇注成型的汽车工字前轴铸件脱去模壳,进行清砂和割浇冒口;
(6)对步骤(5)加工好的铸件进行打磨修整和检验;
(7)对步骤(6)加工好的铸件进行调质热处理;
(8)对步骤(7)加工好的铸件进行校正和喷丸处理;
(9)对步骤(8)加工好的铸件进行金加工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汽车工字前轴的熔模精密铸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蜡模的制备原料为:石蜡67%,硬脂酸33%;所述蜡模的制备过程如下顺序进行:
(1)熔蜡桶加水:向熔蜡桶衬套加足水,通电将水加温至95℃;
(2)熔蜡桶加料:将配比好的蜡模原料放入熔蜡桶内,将其熔化为液化状态;
(3)搅蜡桶加水:向搅蜡桶的水衬套加足水,通电将水加温至45-50℃;
(4)搅蜡桶加料:向搅蜡桶加入已液化的蜡液和等量蜡屑片,加入量控制在半桶左右;
(5)搅蜡:通电搅拌,边搅拌边加入蜡液和蜡屑片,该过程温度控制在46℃-48℃;
(6)待桶内蜡液被搅成质地均匀、稠度合适的糊状后,停止搅拌,搅拌好的蜡料备用;
(7)加压桶加水:向压蜡机的水衬套加足水,通电将水加温,夏季50-55℃,冬季55-60℃;
(8)加压桶加料:拧开压蜡机装料缸上的放气阀,保证缸内压力为0时,打开加料口盖子,向料缸倒入已搅拌好的蜡料,关紧盖子,关闭放气阀;
(9)加压桶加压:打开装料缸的进气阀,表压控制在0.3-0.4Mpa;
(10)对蜡模铝模型进行注前清理: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刷去除压型工作面上的蜡屑,并薄薄地涂上一层分型剂;
(11)注蜡:将压蜡枪的出蜡口对准铝模型的注蜡口,将压蜡机料缸的蜡液压入铝模型腔内,待铝模型另一个出蜡口喷出蜡液时,抬起注蜡枪头,停止压注;
(12)保压:压注结束后,保压20秒-1分钟,保压一结束,提起压蜡枪,立即用浇口垫块或冷蜡块盖住铝模型上的注蜡口;
(13)冷却铝模型:对注完蜡料的铝模型周边大量浇水进行冷却,浇水要均匀周到,冷却时间不少于2分种;
(14)取模并冷却:打开铝模型取出蜡模,并将蜡模放进冷却水中继续冷却,冷却时间不少于15分钟,冷却过程中不断翻动蜡模;
(15)空冷定型:从冷水中取出蜡模送入定型室,摆放在模架上进行定型,定型室温度控制在18-25℃;
(16)对蜡模进行修补和检验:
①对定型室取出的蜡模刮去多余毛刺和飞边,对凹陷和缺漏的部位,用热的小刀将其表面烫化,再用稠的热蜡补上,冷却后刮平;
②对有扭曲或变形的蜡模,将它放入30-35℃的热水浸软后进行校正,校正后放入冷水中定型;对扭曲或变形量过大的蜡模,作报废处理;
③对于修补后表面难刮平的曲面,用热的小刀将其表面烫化、刮平;
④修整好的蜡模刷去蜡屑,排放在平板上,由检验员对其逐一检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建阳市汽车锻压件厂,未经福建省建阳市汽车锻压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0971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化学能发动机启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行车车轮亮光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