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故障管理系统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009582.X | 申请日: | 2007-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2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 发明(设计)人: | 巫进明;曾旭;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12/24;H04L12/56;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学俊 |
| 地址: | 350003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故障 管理 系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领域软件开发,应用于无线网络故障管理系统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规模的不断扩大,网络各种故障不断增多,全网网络告警的80%来自无线网络,对告警响应慢将导致用户感知率降低,影响用户稳定性,因此需要建设一套故障管理流程,完善对网络故障的通知、响应机制,强化网络管理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故障管理系统装置,通过该无线故障管理平台,可极大地提高了维护响应速度,增强了维护人员对网络的展控能力和分析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服务器-浏览器工作模式,每位员工的计算机只要有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即可,不需要安装特殊的客户端软件,就可实现对数据的浏览和操作;分为实时告警模块、系统设置模块、辅助工具模块及EMS综合分析模块。
通过系统设置模块能够分析维护人员的访问控制功能,同时通过在系统设置中配置实施告警显示信息,用户能够在实施告警模块中实时显示当前Motorola基站断站告警、停电告警、GPRS告警、GSL告警等OMC各类告警,同时也能够实时显示华为基站相关告警。同时在已清除告警中能够查询到已经清除的基站外部告警、基站阻断告警信息。
系统设置模块完成对用户权限管理模块、告警定制模块等功能。
辅助工具提供了对基站、小区智能巡检、话务量巡检等功能,通过配置只能巡检,在突发公共事件或重大节假日时能够通过定制重点小区的巡检完成对重点小区相关信息的实时监控功能,完成应急保障。同时辅助工具提供了告警短信定制功能,维护人员能够根据自己归属县市、告警内容定制自己需要的告警短信,当基站发生相关告警如阻断、停电、低压、空调等告警时维护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响应网络告警,完成对网络故障的快速响应。
EMS综合分析模块完成对主要对三类告警进行分析:基站的外部告警、EVENT告警、基站故障告警。EMS工单模块提供工单处理、(按关键字或工单状态)查询工单、按当前处理人、首次派发对象、最终报结对象、工单状态、网元分类统计工单等功能。EMS报表模块能够显示并导出基站故障清单、基站事件清单、定制报表等。
1、基站外部告警分析分为三个功能模块
a)告警量分析通过分析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各类告警量及分布,分析结果呈现为报表或图表,分析告警趋势;
b)告警单项类别分析通过分析某一项告警的发展,并产生TOP报表及趋势分析;
c)蓄电池容量分析通过告警对比分析,估算放电时间,产生区域基站蓄电池容量估算报表,这个辅助工具有效地提高了维护人员对自己负责的基站的告警展控。
2、Event分析
a)事件数量量分析通过分析一定时间范围内的事件告警以及分布,呈现为报表或图表,以基站、BSC、区域为单位进行分析,进行趋势分析;
b)事件单项类别分析:按时间对事件告警进行分析,产生TOP报表和趋势分析。
c)基站故障分析通过分析针对基站故障的告警量、告警单项类别和故障历时。分为
一般通信故障/重要通信故障/严重通信故障3类,此部分功能与基站外部告警相近,关注告警侧重不同。
通过该无线故障管理平台,可极大地提高了维护响应速度,增强了维护人员对网络的展控能力和分析能力,从而使分析人员能够迅速分析网络故障情况,采取针对的措施,提高了整个网络的管理功能。
下面通过附图,对本项目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无线故障管理系统装置的功能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采用的三层系统架构图;
图3是本发明无线故障管理平台物理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本发明为实现故障统一管理,告警统一显示,在设计系统时采用如下策略:
1、扩展策略
为了方便本系统在将来扩展功能,包括业务的扩展性、性能的扩展性和技术的扩展性。在方案设计中,我们将以三层体系架构为核心,逻辑上分为数据层、应用逻辑层、展示层三层,使之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可移植性。
2、复用策略
为了使本系统能满足将来复用的要求,将采取模块化的设计策略。
3、折衷策略
本发明在数据库设计中,考虑了当多个约束相互冲突时,将采取折衷策略,保证满足系统整体上的最优化。
在设计系统总体结构时,主要考虑用户使用方便性分为系统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
二、系统逻辑架构:
如图2所示,系统将采用目前流行的三层系统架构:
a)表现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095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定位系统中的连续数据优化
- 下一篇:角度可变的辊子皮带及传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