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防钻撞保护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680055157.8 | 申请日: | 2006-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2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 发明(设计)人: | 比利·阿尔瓦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沃尔沃拉斯特瓦格纳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9/56 | 分类号: | B60R19/56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安 翔;林月俊 |
| 地址: | 瑞典***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防钻撞 保护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碰撞保护装置,且具体地涉及防钻撞保护系统。
背景技术
来自公众的安全标准和需求驱动了车辆内不同的安全解决方案的发展,特别是用于诸如重型货物车辆的商用车辆。这些车辆配备有防钻撞保护解决方案,用于降低对撞入重型货车中的较小的车辆内乘坐的人员的损伤的风险。该防钻撞保护被布置成在碰撞中吸收能量且防止或至少降低较小车辆进入重型车辆下方的风险。通过防钻撞保护解决方案,能量主要集中于小型车辆前方和/或该防钻撞保护解决方案自身内,同时降低了较小车辆进入较大车辆下方的风险。诸如卡车的大型的重型货物车辆,经常在地面和车辆下侧之间具有大的离地间隙。
常规地,防钻撞保护解决方案被设计有刚性结构,该刚性结构被布置成通过该防钻撞保护解决方案的零件的非弹性变形并经常连同碰撞车辆的零件的变形来吸收能量。这些类型的解决方案能够显著地降低施加在乘坐于各车辆内的人员上的碰撞力,并因此降低损伤的风险。
能够在WO 0012357中发现先前公知的防钻撞保护装置的例子,在该WO 0012357中描述了防钻撞保护,其中防钻撞保护元件用可枢转的紧固元件安装。在WO 0012357中,该防钻撞保护装置可枢转,以便允许改变离地间隙,它也示出了在碰撞期间有多少防钻撞保护装置将具有可枢转的移动。
公知的保护解决方案的问题是在许多实际的情况中变形区太短,以致于在一定的车辆速度以上不允许足够的变形区。现有解决方案的另一个问题是防钻撞保护可能由于枢轴状安装设计而略微向上移动,且因此在一些碰撞情形中,碰撞的小车辆处在钻入重型车辆下方的风险下。
因此,目的是提供纠正或至少部分地减少上述问题中的一些问题的防钻撞保护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在多个方面提供了本发明的目的,其中第一方面是用于车辆的防钻撞保护系统,包括附接到车架连接器的梁,该车架连接器机械地附接到车辆的纵向延伸的车架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连接器被布置成当施加力时在基本平行于水平面的位移方向上移动。
系统可以包括被布置成彼此独立地移动的至少两个车架连接器。系统还可以包括位于梁的位移方向上的可变形元件。系统又可以包括位于每个车架连接器和托架之间的直线轨道。系统还可以包括位于每个车架连接器和托架之间的弯曲轨道。
系统可以包括作为用于将轨道附接到托架的紧固件的锁定构件的可变形垫圈,所述垫圈被布置成在预定的力下断裂,以便在施加所述力时允许车架连接器在所述水平面内的移动,所述垫圈沿竖直方向保持该车架连接器。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包括根据上文所述的防钻撞保护的车辆。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用在根据如上所述的系统中的附接零件。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用在如上所述的系统中的附接装置。
本发明的又另一方面,提供了用在如上所述的系统中的可断裂垫圈。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非限定性的方式并参考附图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来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带有根据本发明的防钻撞保护装置的重型车辆;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中的防钻撞保护装置;
图3a示出了用于图1中的防钻撞保护装置的安装装置;
图3b示意性地示出了用在图1中的防钻撞保护装置的安装中的T形插头;
图3c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中的防钻撞保护装置的T形插头和周围部件的横截面;和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附图标记1一般地指示重型商用车辆(例如,卡车、气体运输卡车、垃圾收集车),而附图标记2指示根据本发明的附接到车辆1的前防钻撞保护系统(FUPS)。车辆1包括车架5、车轮4和用于驾驶员的驾驶室3。车辆还包括发动机、变速箱、动力分配部件和通常为车辆的一部分的其他部件;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容易理解这些部件,且这些部件可以根据车辆的功能和类型而变化,因此不在附图中示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沃尔沃拉斯特瓦格纳公司,未经沃尔沃拉斯特瓦格纳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551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