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布朗斯台德酸催化剂络合物由工业C4烃流制备高反应性异丁烯均聚物或共聚物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680047560.6 | 申请日: | 2006-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1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 发明(设计)人: | P·哈内费尔德;V·伯姆;M·西格尔;N·沙朗德;M·勒佩尔;H-M·瓦尔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巴斯夫欧洲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F10/10 | 分类号: | C08F10/10;C08F4/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金辉;林柏楠 |
| 地址: | 德国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布朗 斯台德酸 催化剂 络合物 工业 sub 制备 反应 异丁烯 均聚物 共聚物 方法 | ||
1.一种在液相中在溶解、分散或负载的催化剂络合物存在下使异丁烯 含量为1-90重量%的工业C4烃流中的异丁烯聚合来制备数均分子量Mn为500-1 000 000的高反应性异丁烯均聚物或共聚物的方法,其包括使用通 式I的质子酸化合物作为催化剂络合物
[H+]kYk-·Lx (I)
其中
变量Yk-为含有至少一个含碳部分的弱配位k价阴离子,
L代表中性溶剂分子,并且
x≥0。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在阴离子Yk-中存在的含碳部分为一 个或多个在每种情况下具有1-30个碳原子且可含氟原子的脂族、杂环或芳 族的烃基,和/或含C1-C30烃基的甲硅烷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中质子酸催化剂络合物为通式II 的硼化合物
[H+]m+1[R1R2R3B-(-Am+-BR5R6-)n-R4](m+1)-·Lx (II)
其中
变量R1、R2、R3、R4、R5和R6彼此独立地为在每种情况下具有1-18 个碳原子的脂族、杂环或芳族的氟代烃基,或含C1-C18烃基的甲硅烷基,
A代表通过其氮原子与硼原子形成共价键的含氮桥连单元,
L代表中性溶剂分子,
n为0或1,
m为0或1,并且
x≥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中质子酸催化剂络合物为通式III 的化合物
H+[MXa(OR7)b]-·Lx (III)
其中
M为来自硼、铝、镓、铟、铊的金属原子,
变量R7彼此独立地为在每种情况下具有1-18个碳原子并可含氟原子 的脂族、杂环或芳族的烃基,或包含C1-C18烃基的甲硅烷基,
变量X为卤原子,
L代表中性溶剂分子,
a代表0-3的整数且b代表1-4的整数,a+b的和必须为4,并且
x≥0。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中性溶剂分子选自开链醚 和环醚,尤其是选自二C1-C3烷基醚、酮、硫醇、有机硫化物、砜、亚砜、 磺酸酯、有机硫酸酯、膦、膦氧化物、有机亚磷酸酯、有机磷酸酯、磷酰 胺、羧酸酯、羧酰胺以及烷基腈和芳基腈。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的方法,制备末端亚乙烯基双键含量至 少为80mol%的高反应性异丁烯均聚物或共聚物。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的方法,制备多分散性最多为2.0的高 反应性异丁烯均聚物或共聚物。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的方法,通过使异丁烯含量为30-70重 量%、1-丁烯含量为1-50重量%,顺-2-丁烯和反-2-丁烯含量为1-50重量 %,丁烷含量为2-40重量%,以及丁二烯含量至多为1000重量ppm的工 业C4烃流中的异丁烯聚合来制备高反应性异丁烯均聚物或共聚物。
9.根据权利要求9的方法,通过使作为工业C4烃流的提余液1或提 余液1P中的异丁烯聚合来制备高反应性异丁烯均聚物或共聚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巴斯夫欧洲公司,未经巴斯夫欧洲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4756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