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地面交通工具的可控制压力的液压制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680029244.6 | 申请日: | 2006-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8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 发明(设计)人: | 弗兰克·黑勒;约瑟夫·克内希特格斯;托尔斯滕·佐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卡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T8/48 | 分类号: | B60T8/48;B60T8/36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新华 |
| 地址: | 德国科***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地面 交通工具 控制 压力 液压 制动 系统 | ||
1.一种用于地面车辆的液压制动系统,包括:
-控制单元(ECU),所述控制单元被设计为使得该控制单元供给用于控制所述制动系统的自动制动操作的控制信号(a,...,g);
-主缸(12),所述主缸具有输出侧并用于在驾驶员的控制下产生制动压力;以及
-第一制动回路(I),所述第一制动回路包括:
--第一可控制泵(31),所述第一可控制泵具有输出侧并用于在所述控制单元(ECU)的控制下在第一制动回路(I)中产生制动压力;
以及
--第一阀装置(71、73),所述第一阀装置具有输入侧和输出侧,所述输入侧流体连接到主缸(12)的输出侧,所述输出侧流体连接到第一泵(31)的输出侧,其中第一阀装置(71、73)具有使第一阀装置(71、73)的输入侧和输出侧流体连接的打开操作状态、以及阻断第一阀装置(71、73)的输入侧和输出侧之间的流体连接的关闭操作状态,
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ECU)被设计为使得在自动制动操作期间,所述控制单元供给用于第一阀装置(71、73)的控制信号,以便以此方式使第一阀装置(71、73)进入其打开及关闭操作状态,从而在第一阀装置(71、73)的输出侧调节预定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ECU)被设计为使得所述控制单元响应自动制动操作控制供给用于第一阀装置(71、73)的控制信号,以便使第一阀装置(71、73)在第一预定时间周期内[进入]其关闭操作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动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ECU)被设计为使得该控制单元在自动制动操作期间供给用于第一阀装置(71、73)的一系列控制信号,以便使第一阀装置(71、73)交替进入其打开和关闭操作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动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ECU)以高频控制信号的形式供给所述控制信号序列。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动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ECU)被设计为使得该控制单元供给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包括为相互叠加方式的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信号、以及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该系列交替的控制信号。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制动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ECU)被设计为使得该控制单元在自动制动操作期间以预定时间间隔供给用于第一阀装置(71、73)的控制信号,以便使第一阀装置(71、73)在第二预定时间周期内以所述预定时间间隔进入其关闭操作状态。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制动系统,其中:
在第一阀装置(71、73)的输出侧和输入侧之间具有预定的上压力差的情况下,第一阀装置(71、73)采用其打开操作状态。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制动系统,其中所述脉冲宽度调制的脉冲/脉冲间歇期比根据预定的信号特性来调节或改变,其中所述信号特性可以是连续的以及可以存在阶梯状变化,且其中个别所述信号特性可以为例如线性、正弦、矩形、三角形或锯齿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动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ECU)被设计为使得该控制单元供给用于第一阀装置(71、73)的控制信号,以便使第一阀装置(71、73)在具有预定的上压力差的情况下进入其打开操作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9所述的制动系统,其中:
第一阀装置(71、73)在具有预定的上压力差的情况下自动采用其打开操作状态。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制动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ECU)被设计为使得响应由驾驶员做出的表示驾驶员的实际制动请求的对制动系统的致动,所述控制单元供给用于第一阀装置(71、73)的控制信号,以便使第一阀装置(71、73)进入其打开操作状态并供给用于所述制动系统的控制信号,以便终止自动制动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卡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卢卡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2924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环保重力健身车
- 下一篇:后叉装置及折叠电动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