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铰链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680024958.8 | 申请日: | 2006-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8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 发明(设计)人: | 中山康明;猪饲胜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铁城控股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16C11/10 | 分类号: | F16C11/10;F16C11/04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洋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铰链 装置 | ||
1.铰链装置,备有壳体、螺旋弹簧、滑动盘和旋转盘,其特征在于,
上述壳体的内壁上设有定位用凹部或凸部;
上述螺旋弹簧嵌入在上述壳体内;
上述滑动盘具有能嵌入上述壳体内壁的周面形状,并且,被上述螺旋弹簧推压而能在上述壳体内沿轴线方向滑动;
在上述滑动盘的周面上,具有与形成在上述壳体内壁上的上述定位用凹部或凸部嵌合、抑制相对于上述壳体旋转的凸部或凹部;
上述旋转盘可相对于上述滑动盘及上述壳体旋转;
在上述滑动盘及上述旋转盘上,分别形成了随上述旋转盘的旋转而相互卡脱的凸轮部;
形成在上述滑动盘上的凸轮部,朝外径方向突出于滑动盘的外周面;
形成在上述旋转盘上的凸轮部,具有与形成在上述滑动盘上的凸轮部对应的径方向长度。
2.铰链装置,备有壳体、摩擦板、螺旋弹簧、滑动盘、旋转盘和穿过上述各部件的轴部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壳体是有底筒状,在内壁上设有定位用凹部或凸部,并且,在上述壳体的底面设有贯通孔,上述轴部件可旋转地穿过该贯通孔;
上述摩擦板,与上述轴部件的旋转联动地固定在该轴部件上,并且设在与上述壳体内部底面相接的位置,随着上述轴部件的旋转,在该摩擦板与上述壳体内部底面间产生摩擦;
上述螺旋弹簧嵌入在上述壳体内部,推压上述摩擦板,使摩擦板压接上述壳体内部底面;
上述滑动盘,在大致中心位置形成有通孔,上述轴部件可旋转地穿过该通孔,另外,该滑动盘具有能嵌入上述壳体内壁的周面形状,并且,被上述螺旋弹簧推压而能在上述壳体内沿轴线方向滑动;
在上述滑动盘的周面上,具有通过与形成在上述壳体内壁上的上述定位用凹部或凸部嵌合、从而抑制相对于上述壳体旋转的凸部或凹部;
上述旋转盘,与上述轴部件的旋转联动地固定在上述轴部件上,并且,可相对于上述滑动盘及上述壳体旋转;
在上述滑动盘及上述旋转盘上,分别形成了随上述旋转盘的旋转而相互卡脱的凸轮部;
形成在上述滑动盘上的凸轮部,朝外径方向突出于滑动盘的外周面;
形成在上述旋转盘上的凸轮部,具有与形成在滑动盘上的凸轮部对应的径方向长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轴部件,在上述壳体底面侧的一端形成了法兰部,在该法兰部与上述壳体底面之间,夹设了与上述轴部件的旋转联动的塑性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滑动盘的凸轮部,是形成在该滑动盘上的与上述旋转盘相向的对接端面上的锥形凸状凸轮,在上述对接端面侧的、上述滑动盘的通孔周缘,形成了与上述凸状凸轮同一高度的环状成形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壳体具有从侧端缘沿轴线方向切口形成的缺口槽,形成在上述滑动盘上的凸轮部中的、朝外径方向突出于该滑动盘外周面的部分,进入上述缺口槽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滑动盘的凸轮部,形成在该滑动盘上的、与上述旋转盘相向的对接端面上;上述壳体的内壁和与该内壁相向的上述滑动盘的外周面,以相互可摩擦接触的状态嵌合着。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形成在上述滑动盘及上述旋转盘上的凸轮部中两凸轮部的彼此相向的凸轮面的维氏硬度为HV1200~1500,表面粗糙度为0.03~0.1μm,摩擦系数在0.04~0.1的范围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形成在上述滑动盘及上述旋转盘上的凸轮部,是由氧化锆系陶瓷形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铁城控股株式会社,未经西铁城控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2495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