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改进的光盘可播放性的最优寻轨误差补偿无效
| 申请号: | 200680024522.9 | 申请日: | 2006-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8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 发明(设计)人: | M·-H·埃尔休塞尼;S·H·G·斯特芬;S·格森斯;J·A·L·J·拉伊马克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11B7/09 | 分类号: | G11B7/09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亚非;谭祐祥 |
| 地址: | 荷兰艾***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改进 光盘 播放 最优 误差 补偿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操作光学驱动系统的方法,该光学系统能够从/向相关联的光学载体再现/记录信息,其中由于所述载体上的表面缺陷而产生了该载体上的聚焦辐射光束的位置误差和速度误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相应的光学设备。
在光盘介质(比如CD、DVD、BD和HD-DVD)上对信息进行光学存储正被用在越来越多的应用中。信息或数据被设置在螺旋状轨道中,并且通过激光器单元被写入到光盘介质上和/或从光盘介质上读取,其中所述激光器单元被定位在光学驱动设备中。
由于例如用户的无心操作和/或制造瑕疵,光盘介质将不可避免地包含表面缺陷。已经知道了多种类型的表面缺陷,例如参见被授予相同申请人的涉及到不同表面缺陷的归类方案(划痕、黑点、指纹)的WO2004/07321,以引用的方式将WO2004/07321的全文结合在此。因此,具有表面缺陷的盘的鲁棒的可播放性和可记录性性能是光学存储的一个重要方面。使用几种缺陷管理方法来处理盘缺陷。
然而,迄今为止所提出的解决方案的性能有限: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或者干预时间过迟从而无法解决轨道丢失情况,或者在绝对需要快速轨道丢失检测时妨碍了总体系统性能。因此,实际的现有技术的轨道丢失处理是在快速轨道丢失检测与总体系统性能之间的折衷。
在US2001/0055247中公开了这样一种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在该参考文献中,紧接在检测到表面缺陷之后生成一个补偿信号并且将其施加到光盘驱动器的控制系统。由于施加了该补偿信号,通过由所述抵消信号生成的去加速度方向的力而抵销了由于受到破坏的误差信号所导致的加速度方向的功率。因此,就防止了在后续缺陷检测期间逐渐偏移光束相对于盘轨道的误差位置。然而,US2001/0055247的公开内容的缺点在于,光束相对于轨道的误差位置既没有被减小,也没有被消除。
因此,一种改进的光学驱动系统将是有利的,特别是一种更为高效和/或可靠的缺陷校正方法将是有利的。
因此,本发明优选地寻求单独地或者按照任意组合减轻、缓解或者消除上面提到的一个或多个缺点。特别地,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可以被看作是提供一种用于校正缺陷的方法,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特别是,没有减小或消除辐射光束相对于轨道的误差位置的缺点。否则,这种缺点将意味着在跨越所述缺陷时激光束从期望轨道最终偏离到相邻轨道或处在该缺陷的出口处的远距离轨道的风险提高,这对于记录处理来说是特别致命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现了上述目的和几个其他目的,这是通过提供一种操作光学驱动系统的方法而实现的,该光学驱动系统能够从/向相关联的光学载体再现/记录信息,其中由于所述载体上的缺陷而产生了该载体上的聚焦辐射点的位置误差和速度误差,所述缺陷在第一时间间隔[1,2]期间导致相应的不可靠的误差信号和不可靠的伺服信号,所述光学驱动系统包括:
控制系统,其包括:
-误差检测装置,其用于生成表示所述载体上的所述聚焦辐射点的位置误差的误差信号(RE,FE);以及
-伺服装置,其用于生成伺服信号(Eactuator),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寄存所述控制系统的控制信号的值,所述控制信号是从包括误差信号(RE,FE)和伺服信号(Eactuator)的一个组中选择的;
-通过缺陷检测装置(DEFO)确定在所述相关联的光学载体上缺陷的出现;
-在所述已寄存的值的基础上生成第一补偿控制信号,其中所述第一补偿信号能够减小所述聚焦辐射点的速度误差;
-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之后的第二时间间隔[2,2a]期间把所述第一补偿控制信号施加到所述控制系统;
-在所述已寄存的值和所述第一补偿信号的基础上生成第二补偿控制信号,其中所述第二补偿信号能够减小所述聚焦辐射点的位置误差;以及
-在所述第二时间间隔之后的第三时间间隔[2a,2c]期间把所述第二补偿控制信号施加到所述控制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245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仿生动力驱动型热管散热器
- 下一篇:铜包铝芯材料生产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