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晕处理扁平材料的装置和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680014996.5 | 申请日: | 2006-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1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 发明(设计)人: | J·琼;B·施沃茨;O·特雷克尔;P·霍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IST梅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1F23/00 | 分类号: | B41F23/00;B29C59/1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永波 |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晕 处理 扁平 材料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晕处理印张形扁平材料的装置和方法,具有一个用于输送扁平材料的可旋转的辊形输送电极、一个在扁平材料的处理间隙限制下设置在输送电极对面的处理电极、一个用于在处理电极上施加高频电压的高压电源,并且具有设置在输送电极外壳一侧上的用于棱边接收扁平材料印张的叼纸器。
电晕处理是印刷工业中公知的工艺,其中将带状或印张形的材料通过在其表面上放电进行预处理或者改性。这种处理的目的是,使材料表面这样功能化,对于接着的工艺步骤如印刷、涂覆或粘接可以实现有利的特性,尤其是可以将覆层材料良好地粘附在无极性的衬底上。在处理移动的带时带材料穿过一个处理缝隙或者放电缝隙导引,其间隙宽度一般在几毫米范围。在此间隙宽度由材料带的厚度和要被处理的材料带表面上面的间隙组成。
首先在继续处理叠摞式放置的印张形式的材料带时存在问题,有利的电晕处理效果随着时间变化或者完全恢复原状,因此在加工过程中要考虑不期望的质量变化。因此电晕处理的扁平材料的叠摞或卷绕和接着的中间储存是不利的,至少不能可靠地防止这种层粘附在一起。因此总是期望,使电晕处理的扁平材料直接在其处理后在生产技术上继续处理,即例如印刷或者涂覆漆层。
由DE 100 39 073 A1已知这种用于例如可印刷的扁平材料印张的电晕处理的装置。这个文献尤其包括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尽管处理间隙高度限制了产生电晕的工艺边缘条件,但是在一个由滚筒构成的输送电极上的叼纸器能够无损伤地通过。为此具有一个调整装置,通过它根据叼纸器的回转能够调整工作位置与叼纸器通过位置之间处理间隙的间隙宽度。
由此提出本发明的目的是,给出上述形式的用于电晕处理扁平材料的装置以及与此相关的方法,该装置可以相对经济地制成并且保证可靠地运行和高的处理质量。该装置还能够适合于配置在印刷给料器上。
由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给出这个目的的解决方案,而由从属的权利要求给出本发明的有利扩展结构和改进方案。
据此按照本发明的装置具有一个由夹纸器构成的电晕处理装置,在其中设置至少一个处理电极,并且在其中在输送方向上看去在至少一个处理电极的前面和后面设置或构成鼓风机构,通过它们使气体介质可以在位于处理间隙里面的扁平材料上面这样传导,使得扁平材料至少在处理间隙处平面地顶靠在输送电极的外壳面上。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没有不期望的背面效果地实现单面电晕处理。
本发明基于这种认识,如果处理间隙的高度恒定地保持在为此所必需的程度上,则能够相对简单地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即,使叼纸器顺利通过处理间隙。但是这一点对于至少一个处理电极的电源和夹紧装置以及对于扁平材料印张在处理间隙中的固定、首先是在印张的端部上需要特殊的措施。
通过在至少一个处理电极与对应电极之间电晕放电通过特殊的用于至少一个处理电极的电源的控制方法可以克服与已知的装置和方法相比用于使叼纸器通过的明显加大的处理间隙,下面还要详细描述这一点。
按照本发明所述处理装置优选具有至少两个垂直于输送方向长形延伸的、例如杆状或圆柱形的处理电极,它们相互平行地设置。通过这个措施实现一个在输送方向上看去相对较长的电晕处理路径,它例如对于印张形扁平材料也能够实现较快的输送速度。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特征规定,至少一个处理电极设置在处理装置内部的电极室里面。这个电极室基本通过外壳构成,该外壳用于容纳至少一个处理电极,但是也可以在这个电极上有针对性地提供冷却空气流。
在本发明的另一扩展结构中规定,在处理装置里面构成至少一个用于从处理间隙抽吸气体介质的抽吸通道。这种气体介质例如可以含有对环境有害的在电晕处理时产生的臭氧并且通过这种结构可以有针对性地从处理间隙中吸出。这种介质优选紧靠电极旁边流过,由此冷却电极。
因此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改进方案规定,至少一个抽吸通道通过至少一个开孔与电极室的内室连接。
本发明的另一重要变化规定,所述处理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将气体介质输送到处理间隙的输送通道。这种气体介质在最简单的情况下是环境空气,但是也可以有针对性地使这种气体偏转到印张形扁平材料上,它们可以负责在处理间隙中中和在那里产生的臭氧或者完全防止其形成。
在这里要指出,按照本发明这样利用通过至少一个输送通道传导到扁平材料上的气流,使扁平材料在通过处理间隙时可靠且主要是平面地顶压在输送电极的外壳面上。这一点首先对于印张形扁平材料的端部部位具有特殊的优点。
在另一扩展结构中规定,至少一个抽吸通道形成至少两个用于气体介质输送通道的内壁,由此可以经济且小结构地制成这些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IST梅茨有限公司,未经IST梅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149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