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板材的分离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680004821.6 | 申请日: | 2006-0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9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 发明(设计)人: | 丸山学;中川义明;中尾敬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21D43/24 | 分类号: | B21D43/24;B21D43/18;B65H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党晓林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板材 分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层积的板材分离最上板材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进行冲压成形的时候,从层积的板材分离最上板材并供给冲压成形机。板材的分离一般是由吸附垫抬升最上板材而进行的。但是,层积的板材由于涂敷有润滑油或防锈油等粘度高的油而通过自重紧密地接合,所以,用这样的方法难于彻底地分离板材,有时候会同时抬升多张板材。当像这样出现取到多张板材的情况时,将多张板材同时供给冲压成形机,有可能会损坏模具。
因此,采用如图14所示的板材分离方法。在该方法中,采用多个在输出杆50a的前端安装着吸附垫51的气缸50。首先,在层积的最上板材W的表面上大体呈格子状地吸附配置有吸附垫51。接着,在用板材W的中央侧的吸附垫51按压最上板材W的同时,用其余的吸附垫51抬升最上板材W。于是,最上板材W的两侧缘卷起。在该图中,收缩后的气缸50被涂敷为灰色。最后,抬升中央侧的吸附垫51,从而将最上板材W分离开来。与此相类似的方法在专利文献1中有所记载。
此外,为了板材W的分离彻底,有时并用以下方法。即、从导管52向板材W间的间隙吹入空气的同时抬升吸附垫51,由此除去板材W间的油膜。再者,通过使被抬升的板材W的端缘与剥离部件53卡合,使板材W弹性变形,促进板材W的分离。
再者,还提出如下方法(专利文献2):使板材设置成凹凸进行层积,在板材间形成间隙,向该间隙吹入空气的同时,用吸附垫抬升最上板材。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26327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4-39225号公报
但是,在前者的方法中,如果板材W的面积增大,则板材W的分离不彻底,容易产生取到多张板材W的情况。这是因为,在抬升两侧的吸附垫51的时候,由这些的吸附垫51只抬升了最上板材W的周缘部,因此,如果板材W的面积变大,则最上板材W的紧密接合面积(通过中央侧的吸附垫51将最上板材W推压在第二个板材上的部分的面积)变大,最上板材W的吸附力增大。此外,也考虑了增大气缸50的冲程来增大利用两侧的吸附垫51卷起的卷起量的方法,但是,装置大型化,是不实用的。
此外,如果使用剥离部件53,则易于损伤板材W的表面,并且,板材W的切屑通过油而附着在其他板材上,成为产生不合格品的原因。
另一方面,在后者的方法中,能可靠地分离板材,但由于板材在弯曲的状态下层积,因此在板材上产生永久变形,从而板材有可能在该状态下被冲压加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其目的在于提供即使不使用剥离部件,也能够分离面积大的板材,并且在板材上不会产生永久变形的板材的分离方法。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第一发明是一种板材的分离方法,该板材的分离方法是从层积的板材分离最上板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板材的分离方法包括:在最上板材的表面上大体呈格子状地吸附配置多个吸附装置的第一工序;在大体呈格子状地配置的吸附装置中,由呈锯齿状地配置的吸附装置保持最上板材的同时,由其余的吸附装置抬升最上板材的第二工序;和抬升在第二工序中保持最上板材的吸附装置的第三工序,在第二以及第三工序中,向最上板材和第二板材之间吹入热风的同时,由吸附装置进行板材的抬升,预先在下侧的角部形成从板材的端面连到下表面的第一倾斜面,并且在上侧的角部形成从板材的端面连到上表面的第二倾斜面。
根据这种构成,在第二工序中,如果吸附装置抬升最上板材的周缘部,则在最上板材与第二板材之间形成的空隙向板材的中央发展,可利用其他的吸附装置抬升板材。也就是说,在大体呈格子状地配置的吸附装置中,由呈锯齿状地配置的吸附装置保持最上板材,变形为波状。
其结果是,不只是板材的周缘部,在板材的中央部也产生被抬升的部分,最上板材的紧密接合面积变小。也就是说,与紧密接合面积变小相对应最上板材的吸附力减小,所以,在第三工序中,其余的吸附装置抬升板材的力较小即可,从而最上板材的分离变得彻底。
根据这种构成,向最上板材和第二板材之间吹入热风,油膜的动粘度降低,易于除去油膜,所以,最上板材的吸附力下降,促进了板材的分离。
根据这种构成,热风流入上侧板材的第一倾斜面和下侧板材的上表面之间的空隙中,热风从这里开始进入板材间的间隙中,所以,板材的分离变得更加可靠。
在所述第二工序中,在由呈锯齿状地配置的吸附装置保持最上板材的内侧部分的多处的同时,由其余的吸附装置抬升热风吹入方向上的所述内侧部分的所述多处的周缘。此外,优选在所述第二工序中,对于最上板材的周缘部,在最上板材的每个边上至少一个吸附装置保持最上板材的周缘部的一部分的同时,由其余的吸附装置抬升最上板材的周缘部的其他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48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工程钻机主机与滑座相联的新型装卡机构
- 下一篇:压力机可移动式气垫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