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秸秆粉碎还田与搂膜联合作业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67935.X | 申请日: | 2006-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0240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 发明(设计)人: | 王序俭;曹肆林;孟祥金;刘向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农垦科学院农机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B49/00 | 分类号: | A01B49/00;A01B43/00;A01D82/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832000新疆维吾***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秸秆 粉碎 还田 联合 作业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农田作业机械,特别是涉及作物秸秆粉碎还田与清除地表残膜联合作业的机械。
背景技术
农作物秸秆粉碎还田有利于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的生物活性,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农作物秸秆粉碎还田是一项劳动强度大、工时消耗多、季节性很强的作业。作物秸秆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将影响农田的秋耕作业,制约来年的春播生产。目前是采用秸秆粉碎机将作物秸秆粉碎还田,然后犁翻埋入土壤。
在作物收获后,地表残膜需要及时清除,以利于来年作物的生长。目前主要采用下述清除方法:
1)手工清除和回收,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有时往往来不及回收。
2)弹齿搂膜机,应用搂草机把地表残膜集成堆状或条状,然后用人工装车运出地外。
3)1MC-70型废膜回收机,工作原理是先用平铲斗把全部表层土壤切离、松碎、提升,经输送带,将土壤、残膜、根茬、大土块及其他杂物输送入筛网滚筒。筛掉碎土块和细小杂物,然后将清出的混合物倒成很多堆或一条条,再用手工捡拾堆中的残膜和根茬。此法清除率高,但结构复杂,生产率低,工作深度浅,需要辅助劳力多。
在现有技术中,清膜和秸秆粉碎还田作业是分别进行的,作业次数多、功率消耗大。为了实现秸秆粉碎还田和清除地表残膜一次作业完成,减少作业环节,降低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秸秆粉碎还田与搂膜联合作业机,实现一机多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清除作物收获后地表残膜、还能完成作物秸秆粉碎还田的多用途作业机具。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秸秆粉碎还田与搂膜联合作业机,由悬挂架、齿轮箱、传动装置、机架、秸秆粉碎装置、秸秆输送铰龙、升降油缸、限深滑板、搂膜齿架和搂膜齿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秸秆粉碎装置位于机具的前部;所述秸秆输送铰龙位于所述秸秆粉碎装置的后面;所述搂膜齿架与机架铰接,位于机具的后部;所述搂膜齿固定于搂膜齿架上。
上述的机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粉碎装置由刀轴、甩刀片和连接销组成,转速为1100~1600转/分;
上述的机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油缸的一端与机架铰接,另一端与搂膜齿架铰接。
上述的机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搂膜齿有2~3排,前排齿间距10~15cm,后排齿间距4~6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设计的作物秸秆粉碎还田与搂膜联合作业机,一次作业可完成秸秆粉碎还田和清除地表残膜两项作业工序,工作效率高、功耗低,清膜率高,使用方便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中1.悬挂架,2.齿轮箱,3.传动装置,4.机架,5.秸秆粉碎装置,6.秸秆输送铰龙,7.升降油缸,8.限深滑板,9.搂膜齿架,10.搂膜齿。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图2中,整机主要由悬挂架(1)、齿轮箱(2)、传动装置(3)、机架(4)、秸秆粉碎装置(5)、秸秆输送铰龙(6)、升降油缸(7)、限深滑板(8)、搂膜齿架(9)和搂膜齿(10)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秸秆粉碎装置(5)位于机具的前部;所述秸秆输送铰龙(6)位于所述秸秆粉碎装置(5)的后面;所述搂膜齿架(9)与机架(4)铰接,位于机具的后部;所述搂膜齿(10)固定于搂膜齿架(9)上。
机具作业时,拖拉机与机具悬挂连接;动力由拖拉机动力输出轴通过齿轮箱(2)和传动装置(3)将动力传递给秸秆粉碎装置(5)和秸秆输送铰龙(6)。秸秆粉碎装置(5)对作物秸秆进行切割、粉碎后抛送到秸秆输送铰龙(6),秸秆输送铰龙(6)将粉碎后的秸秆输送到机具的一侧,位于机具后部的搂膜齿对地表残膜进行搂集。当搂集的残膜足够多时,操纵升降油缸将搂膜齿升起,将残膜集成堆状卸于地表。为了将地表残膜清理干净,一般需要安装2~3排搂膜齿,前排齿间距10~15cm,后排齿间距4~6cm。
机具的工作深度由限深滑板(8)控制,限深滑板(8)可上下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农垦科学院农机研究所,未经新疆农垦科学院农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79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头部的泄漏检测系统
- 下一篇:紧固结构和紧固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