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漏斗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62488.9 | 申请日: | 2006-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05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 发明(设计)人: | 郭佳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闸北区中小学科技指导站 |
| 主分类号: | B67C11/02 | 分类号: | B67C1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杜林雪 |
| 地址: | 200070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漏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漏斗,属于日常生活用品。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一般的日常用漏斗上部为圆锥形,用漏斗对容器进行溶液灌注时,圆锥部分与容器端口直接进行接触(相当于密封状态),溶液在进入容器的过程中由于容器中原有空气排出的原因,致使圆锥部分底部产生气泡,随着容器中容液体积的增加,容器内部原有气体被压缩,当气体压力达到一定数值,就会不可避免地从进液管中逸出,形成气泡。
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如遇到高温或有毒有害气泡的无序逸出会对操作者及其环境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与破坏,且延长了灌注的时间,降低了工作的效率,给漏斗使用者造成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新型的漏斗,以解决普通漏斗在使用时因为产生气泡而带来的安全和速度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漏斗,包括漏斗本体,将所述的漏斗本体设置成双层结构,外层漏斗的内侧壁与内层漏斗的外侧壁分离,之间由少量连接件固定,并保证上下通气。
在所述的外层漏斗的外壁上设置一手柄,便于握拿或悬挂。
普通漏斗工作产生的气泡与逸出是由于漏斗只有单一的进出通道造成的,因此将液道和气道分流。
通过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设计而成的漏斗,漏斗,结构简单,防反泡效果明显,操作安全,灌注效率高。可在家庭,化工及制药等领域广泛运用。使灌注安全,畅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剖面图;
图中:1-外层漏斗 2-内层漏斗 3-连接件 4-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新型漏斗,包括漏斗本体,将所述的漏斗本体设置成内外双层结构,外层漏斗1的内侧壁与内层漏斗2的外侧壁分离,之间由少量连接件3固定;所述的外层漏斗1的外壁上设置一手柄4。
使用时,手捏手柄3,沿内层漏斗2的内壁中灌液,容器中被压缩的气体从外层漏斗1和内层漏斗2之间的空隙中逸出,整个过程无气泡产生。
使用本实用新型产品,大大提高了灌注速度和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闸北区中小学科技指导站,未经上海市闸北区中小学科技指导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24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两位三通阀
- 下一篇:含尘介质用非金属补偿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