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铝套电缆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1105.6 | 申请日: | 200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98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承官;王宗会;张立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汉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9/00 | 分类号: | H01B9/00;H01B7/17;H01B7/295;H01B3/04;H01B3/44;H01B3/28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迟承柏 |
地址: | 266101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电缆结构的改进,具体说是一种带有铝套防护层的电缆。
背景技术
在石油钻井平台、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发电厂等用于电力传送的电缆,对屏蔽、防爆、防潮和阻燃等性能有比较高的要求。目前,在所说的场合,一般采用船用电缆。所说的船用电缆,其屏蔽层采用铜丝编织层或者铜带绕包层,所说的铜丝编织层的编制密度一般在80%左右。这样的编制密度,起不到防水、防潮的作用。由于使用铜材,电缆的成本也比较高。在本实用新型设计完成之前,未见到有与本实用新型结构相同的电力电缆在人们的日常工作中使用,未见到有与本实用新型结构相同的电力电缆有销售,也未见到有与本实用新型结构相同的电力电缆在文献中有记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套电缆,它具有极好的屏蔽性能,同时可以实现防爆、防潮的目的,可广泛应用于石油钻井平台、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发电厂等的电力传送,还可以用于电气控制和信号控制。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铝套电缆,包括铜导体、绝缘层、金属层和外护套,铜导体外挤包绝缘层,形成绝缘线芯,然后按一定的节距成电缆,再加填充物,它还有半导电内护层,所说的半导电内护层绕包在所说的电缆和所说的填充物之外,再包覆金属层,所说的金属层由铝带纵包而成,接缝采用氩弧焊接工艺焊接而成,最后挤包外护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说的绝缘层由耐火云母带和交联聚乙烯组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说的绝缘层由耐火云母带和乙丙橡皮组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说的绝缘层由交联聚乙烯组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说的绝缘层由乙丙橡皮组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说的外护套是由低烟低卤塑料构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说的外护套是由橡皮构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说的外护套是由低烟无卤聚烯烃。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说的铝带有轧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说的铝带的厚度可以为0.3-1.0mm。
本实用新型有下面一些作用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套电缆,它具有优良的屏蔽性能,可抗电磁波干扰;具有防爆、防潮、阻燃和/或耐火性能,而且易于弯曲,可广泛应用于石油钻井平台、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发电厂等的电力传送,还可以用于电气控制和信号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
1是铜导体,2是绝缘层,3是填充物,4是半导电内护层,5是金属层,6是外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
由青岛汉缆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YJLW03 0.6/1kV3×16+1×10铝套电缆,包括铜导体(1)、绝缘层(2)、半导电内护层(4)、金属层(5)和外护套(6),铜导体(1)外挤包绝缘层(2),所说的绝缘层(2)由耐火云母带和交联聚乙烯组成,形成绝缘线芯,然后按一定的节距成缆,再加填充物(3),在其外绕包半导电内护层(4),再包覆金属层(5),最后挤包外护套(6),所说的外护套(6)是由低烟无卤聚烯烃构成,所说的金属层(5)由铝带纵包而成,铝带有轧纹,接缝采用氩弧焊接工艺焊接,所说的铝带的厚度为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汉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汉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11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媒体自助式加油机
- 下一篇:电加热多层圆盘立式干燥焙烧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