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竹炭造粒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60187.2 | 申请日: | 2006-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71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 发明(设计)人: | 蔡泽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泽成 |
| 主分类号: | C01B31/14 | 分类号: | C01B31/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32234***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竹炭造粒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竹炭颗粒的机械,具体是指一种具有竹炭破碎、筛选、分级的竹炭颗粒生产机械。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破碎机一般不适用于竹炭颗粒的生产加工。一是由于设计转速较高,用作竹炭加工时粉尘排放太多,工作人员无法正常工作,需要穿戴防护服才行,还需要专业排尘装置;二是颗粒比太小,一般只有50-60%,炭粉比例达40-50%,由于颗粒炭价格远大于炭粉,因此经济损失大;三是目前市场上没有破碎、筛选、分级结合在一起的全自动竹炭颗粒机,用机械或人工破碎后,再用人工或振动筛筛选,这样人工投入多,筛选时又会产生二次破碎,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本发明人只是想制造一种用于生产竹炭颗粒的机械,解决竹炭颗粒生产上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竹炭破碎、筛选、分级多功能于一体的,粉尘排放小,颗粒比高的竹炭造粒机。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竹炭颗粒的造粒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生产竹炭颗粒的造粒机,其包括低速双轴辊凹凸合口对滚式破碎机(2),低速多级滚动筛(10),分级集料滑槽(11),在低速双轴辊凹凸合口对滚式破碎机(2)与低速多级滚动筛(10)之间连有过料槽(5),低速多级滚动筛(10)与分级集料滑槽(11)和炭粉集料斗(7)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的一种生产竹炭颗粒的造粒机,其还包括两个电动机,分别为低速双轴辊凹凸合口对滚式破碎机(2)和低速多级滚动筛(10)提供动力。
本实用新型的的一种生产竹炭颗粒的造粒机,其还包括差速机或皮带盘,为电动机与低速双轴辊凹凸合口对滚式破碎机、低速多级滚动筛之间调速之用。
本实用新型的的一种生产竹炭颗粒的造粒机设有配电板(4),作用是有效控制各部分的用电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的一种生产竹炭颗粒的造粒机配有壳体(9),其作用是使各装置有机结合,形成整体;在低速双轴辊凹凸合口对滚式破碎机上部设有进料口(1),为破碎机备料进料时用。
以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造粒机的各部件作用:
低速双轴辊凹凸合口对滚式破碎机:作用是破碎竹炭,双轴辊设计转速100-200转/分。
低速多级滚动筛:作用是为破碎后的竹炭颗粒进行筛选分级,一般为四级,分为0.5-1.0mm,1.0-3.0mm,3.0-5.0mm,5.0-10.0mm四级,也可以为多级,可根据用户需要进行分级。低速多级滚动筛设计转速15-30转/分。
分级集料滑槽:作用是为各级筛分集料,便于包装。
过料槽:作用是将破碎后的竹炭颗粒输送给低速多级滚动筛进行筛选。
炭粉集料斗:收集竹炭颗粒之外的炭粉。
本实用新型造粒机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造粒机是为生产竹炭颗粒而设计,生产出的竹炭颗粒均匀、纯净,而且可随用户要求作相应变换;该机生产出的颗粒比高,可达92%以上,粉尘排放小,不需要专业排尘装置;实现从竹炭原炭到不同需要的颗粒全自动一次性到位,真正实现全自动机械化操作,大量节约人工;产量高,最高班产可达2吨以上。本实用新型造粒机是目前最理想的竹炭颗粒加工设备。
该实用新型造粒机的适用范围:除生产竹炭颗粒外,同时还可用于木炭碎炭加工颗粒炭的生产,也可用于椰壳炭等果壳炭加工颗粒炭的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造粒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料口;2低速双轴辊凹凸合口对滚式破碎机;3皮带盘;4配电板;5过料槽;6低速多级滚动筛的电机;7炭粉集料斗;8低速双轴辊凹凸合口对滚式破碎机的电机;9壳体;10低速多级滚动筛;11分级集料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造粒机的工作原理:
将竹炭从进料口1中投入,在低速双轴辊凹凸合口对滚式破碎机2的挤压下竹炭得到破碎,再经过料槽5输送到低速多级滚动筛10进行筛选、分级,根据用户需要安装不同的筛网,可以得到不同粒径的竹炭颗粒,再经分级集料滑槽11进行收集,筛出的炭粉由炭粉集料斗7收集,其中低速双轴辊凹凸合口对滚式破碎机2由低速双轴辊凹凸合口对滚式破碎机的电机8提供动力,低速多级滚动筛10由低速多级滚动筛的电机6提供动力,配电板4为各用电部件提供电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泽成,未经蔡泽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01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