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热轧角钢防压曲支撑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620158790.7 申请日: 2006-12-08
公开(公告)号: CN200992750Y 公开(公告)日: 2007-12-19
发明(设计)人: 高向宇;张慧;杜海燕;梁峰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E04B1/98 分类号: E04B1/98
代理公司: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刘萍
地址: 100022***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组合 热轧 角钢 防压曲 支撑
【说明书】:

一、技术领域

组合热轧角钢防压曲支撑(BRAB)属于土木工程结构消能减震技术领域,主要用于建筑结构工程、土木结构工程。

二、背景技术

当需要增加结构侧移刚度、提高结构抗震能力、改善结构抗震性能时可使用防压曲支撑,并将其安装在土木工程结构的重要节点之间(图1)。防压屈支撑一般由涂有表面隔离材料并设构造间隙的钢芯、外包钢管及连接配件组成,钢芯和外包钢管之间的空隙内填充水泥砂浆或混凝土(图1)。钢芯在工作时仅承担拉、压力。表面隔离材料及构造间隙可允许钢芯在外包材料中伸缩,外包水泥砂浆及钢管可增加整体稳定,避免钢芯受压失稳。钢芯在屈服前为结构提供侧移刚度,在屈服后可消耗地震能量。在反复荷载作用下滞回曲线具有饱满、规则的特点(图2)。

目前,一方面,日、美所用防压曲支撑的钢芯均为低屈服点钢材,实际屈服强度低于300MPa,有的甚至低到180MPa。例如,2002年9月,伯克利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的Cameron Black,Nicos Makris等人在“Component Testing,Stability Analy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Buckling-Restrained Unbonded Braces”的文章中,2003年2月,圣迭哥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的Steve Merritt,Chia-Ming Uang,GianmarioBenzoni等人在“Subassemblage Testing of Core brace Buckling-Restrained Braces”的文章中提到的所研制的钢芯材料,实际测试的屈服强度为266-282MPa。日、美的经验是,只有使用低屈服点材料,才能既使用大截面(实现高刚度)、又能做到早屈服(低屈服承载力),进而保护主体结构。

然而,由于市场及设计技术等方面的原因,我国钢材市场尚不能批量提供优质低屈服点钢材及制品。国家标准规定对低屈服点钢材的力学性能不作交货条件(如Q195钢)。量大面广的结构用钢一般为Q235及以上的碳素钢及强度更高的低合金钢。实测表明,这些钢材的实际屈服强度大多高于300MPa。如,哈尔滨工业大学李妍等2006年7月在“防屈曲钢支撑阻尼器的试验研究”文章中所述的Q235钢材的测试强度达到321MPa。如果使用中高屈服点材料制作钢芯,在实现高刚度/低屈服承载力、高刚度/高屈服承载力等抗震设计所需要的多种性能参数上有困难。

另一方面,日、美普遍使用的防压曲支撑的钢芯截面形状是“一”字形和“十”字形截面。但是,我国大陆建材市场提供的热轧型材有扁钢、角钢、槽钢、T型钢(槽钢冷切割而成)、工字钢、H型钢等多种,没有“十”字型材。如仅使用“一”字型钢材(扁钢)制作钢芯难于满足实际工程对大刚度、大屈服承载力的需求。除扁钢外,其它型材要么是截面没有双对称轴,要么难于与节点板连接。若用钢板焊接制成“十”字形截面,由于长线、深度焊接技术存在温度应力、残余变形和材料脆性等问题,在高应力及反复荷载的不利条件下,焊接截面可能在耐低周疲劳上存在问题。

综上,在我国钢材市场目前的背景下使用防压曲支撑,有两个方面问题亟待解决,一是使用中、高屈服点钢材的问题,另一个是钢芯截面形状的问题。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使用国产量大面广的热轧角钢,通过合理的截面组合形式、制作技术及设计技术制造防压曲支撑,解决目前国产结构用钢材屈服强度较高、型材不适用等方面带来的相关问题。在保证受力性能、抗震性能和降低造价的前提下,使之成为进口防压曲支撑的替代品。

为达到上述目的,根据中国大陆结构用钢材市场的供货情况,优先选用国产Q235钢替代国外的低屈服点钢材。使用国产热轧角钢进行组合(图3),经简单机械加工制作防压曲支撑钢芯,解决钢芯截面形状问题。使用工作截面弱化技术,确保防压曲支撑的屈服发生在工作段(图4)。通过调整工作段长度实现结构抗震设计的多种需求。

一种组合热轧角钢防压曲支撑,主要包括涂有表面隔离材料并设构造间隙的钢芯、外包钢管,钢芯和外包钢管之间的水泥砂浆或混凝土,其特征在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87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