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排气消声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57793.9 | 申请日: | 2006-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87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 发明(设计)人: | 侯建章;朱敏杰;李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N7/08 | 分类号: | F01N7/08;F01N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泽雄;唐曙晖 |
| 地址: | 201206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排气 消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排气消声器,特别涉及一种轿车排气消声器。
背景技术
通常,常规的排气消声器虽结构各不相同,但大都是由进气管、出气管、中间隔板及内部填充吸声材料组成的消声器结构。
但是,对于汽车的消声器设计,特别是轿车的消声器设计,由于布置的限制,往往不能达到足够大的消声器容积。如要达到理想的排气噪声性能,往往车辆不能获得理想的加速性;如要获得理想的车辆加速性,往往又以牺牲理想的排气噪声性能为代价。如何能找到一种既能得到理想的排气噪声性能又能得到理想的车辆加速性能的排气消声器,是诸多汽车厂商都面临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实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汽车排气消声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能提供一种能够在消声器气室内的气压超过预定值时对其快速泄压并且排放气体的排气消声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排气消声器是这样设计的:
一种汽车排气消声器,其包括外壳、外壳内部的消声室、消声室两侧的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进气管、出气管以及泄压机构,所述消声室由具有通孔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隔成,二者之间放置有透气吸音材料,所述进气管两端分别设于所述外壳外侧和第二气室,所述出气管两端分别设于第一气室和所述外壳外侧,所述泄压机构两端分别设于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
优选地,所述泄压机构包括一根穿过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旁通管,所述旁通管在与出气管的入口相邻的一端设有自动阀体。
优选地,所述自动阀体包括一阀门和设在转轴上的一扭转弹簧。可选地,所述自动阀体可包括一气压传感器以及与该气压传感器连接的电子开关阀门体。
优选地,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的管壁均开设有气孔。
汽车在正常行驶时,由于消声器内的发动机排气压力较低不足以启动泄压机构,此时车辆能获得理想的排气噪声性能;汽车急加速时,消声器内的发动机排气压力增加,泄压机构启动将气体立即排出,车辆获得理想的加速性能。该带有泄压机构的排气消声器有效地平衡了车辆排气噪声及车辆加速性能的关系,而且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易于实施。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汽车排气消声器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沿A-A线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排气旁通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该排气消声器1包括外壳10、消声室11、第一气室12、第二气室13、从所述外壳10外部插入的进气管14和出气管15、以及泄压机构16。
所述外壳10所包围的空间大致为中空的椭圆柱形结构,其包括进气端102和出气端104,而其内部被分隔为3个腔室。
其中,所述消声室11由具有多个对应通孔的第一隔板110和第二隔板112间隔而成,该第一隔板110和第二隔板112之间容置有透气吸音材料114,例如玻璃纤维吸音材料。该消声室11两侧分别为第一气室12和第二气室13。
如图1所示,所述进气管14表面具有多个气孔,其从所述外壳10的进气端102外侧穿孔依次进入第一气室12、所述第一隔板110和所述第二隔板114,然后其另一端暴露于第二气室13;所述出气管12表面也具有多个气孔,其从所述外壳10的出气端104外侧表面穿孔依次进入第二气室13、所述第二隔板112和所述第二隔板110,然后其另一端暴露于第一气室12。
请参阅图3,所述泄压机构16包括一根穿过第一隔板110和第二隔板112的表面不穿孔的旁通管160和该设置在该旁通管160靠近第一气室12一端的自动阀体162,所述自动阀体162包括阀门162a和设在转轴上的扭转弹簧162b。在扭转弹簧162b的弹性力作用下,该阀门162a处于常关闭状态,但当发动机排气压力增加到足以克服扭转弹簧162b的弹性力时,阀门162a处于开启状态,从而实现泄压和排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自动阀体162也可以其他类似结构,例如包括一气压传感器以及与该气压传感器连接的电子开关阀门体。
在实际使用中,当汽车在正常行施时,首先,汽车所排气体从进气管14进入外壳10内部,一部分气体直接进入第二气室13,这部分气体在第二气室内得到缓冲后经过消声室11后进入第一气室12;另外一部分气体从所述进气管14管壁的气孔经过消声室11后进入第一气室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77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吊顶功能件转接架
- 下一篇:压切式盖面取纸纸巾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