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圆磨床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54586.8 | 申请日: | 2006-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81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 发明(设计)人: | 钟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洪 |
| 主分类号: | B24B5/40 | 分类号: | B24B5/40 |
| 代理公司: |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晓桂 |
| 地址: | 51017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磨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圆磨床,其典型应用场合是用于加工高精度套筒式主轴单元的套筒。
背景技术:
套筒式主轴单元的典型设计如图1所示,高精度套筒式主轴单元的套筒两端各有一个高精度内孔,为保证传动的可靠性,两内孔的同轴度要求很高,通常在0.01mm以下。磨削加工是高精度主轴套筒的一种重要加工方法。如图2所示,由于传统磨床只有一个磨头,须将主轴单元装夹在头架上,主轴单元旋转,磨头进刀,先加工一端内孔,切削完毕后,磨头退刀,主轴单元停止旋转,然后将主轴单元调转180度重新装夹后再重复上述操作加工另一端的内孔。由于两次装夹时的主轴单元的中心轴必然有一定的角度误差,从而两端的内孔必然存在同轴度误差,影响该角度误差的因素众多,例如主轴单元的两端外圆圆柱度、装夹过程中产生的随机偏差等,这种装夹工艺难以保证套筒两端内孔的同轴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人采用了高精度转台(或数控转台)来装夹套筒式主轴单元。加工完一端内孔后,将转台旋转180度,使得另一端内孔来到磨头部分,再加工另一端的内孔。高精度转台(或数控转台)本身存在转角误差,理论上两端内孔一定存在同轴度误差,同轴度误差取决于高精度转台(或数控转台)的制造精度,尽管目前高精度转台(或数控转台)的高制造精度使得其转角误差可以达到15秒以下,但如果套筒长度为350mm,套筒两端内孔的同轴度误差Δx计算如下:
这个误差值已经超过通常的设计要求。要达到通常的设计要求,高精度转台(或数控转台)的制造精度理论上应达到7.5秒以下。这样的标准一来实现困难,二来即使能够实现,其成本也十分高昂。现有的加工套筒式主轴单元的内圆磨床难以满足套筒式主轴单元的制造精度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圆磨床,能消除套筒式主轴单元两端内孔的同轴度误差,并能简化加工工艺流程,提高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内圆磨床,在床身的主导轨上装有两个相向设置的磨头,两磨头之间装有可装夹工件的头架中空主轴。
由于本实用新型有两个相向设置的磨头,两磨头之间有可装夹工件的头架中空主轴。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内圆磨床加工套筒式工件的两端内孔时,其操作为:将工件装夹在头架中空主轴上,头架中空主轴开始旋转,一个磨头首先进刀,加工其一端的内孔,加工完毕后,该磨头退刀;另一个磨头进刀,加工另一端的内孔,该内孔加工完毕,头架中空主轴停止旋转,取下工件,操作完毕。使用本实用新型加工套筒式工件只需一次装夹就可加工两个内孔,不需180度调转工件,使得加工两内孔时,工件绕同一回转轴线旋转,没有产生同轴度误差的可能。即使工件装夹时,回转轴线与工件的中心轴线不一致,其两端内孔也严格以回转轴线为其共同中心轴线,两内孔之间不会产生同轴度误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洪,未经钟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45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