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格斗型的带飞轮玩具陀螺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54143.9 | 申请日: | 2006-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506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 发明(设计)人: | 蔡东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东青 |
| 主分类号: | A63H1/00 | 分类号: | A63H1/00 |
| 代理公司: | 广东世纪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卉 |
| 地址: | 515800广东省汕头市澄***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格斗 飞轮 玩具 陀螺 | ||
1、一种具格斗型的带飞轮玩具陀螺,包括飞轮壳体(1)、设置在飞轮壳体(1)内的飞轮(14)及可驱动飞轮旋转的飞轮驱动装置、装置在飞轮壳体(1)上的螺旋体,所述飞轮壳体(1)上部设有可联接发射器并可驱动飞轮壳体(1)旋转的螺壳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体包括螺片座(2)和螺片(3),所述螺片(3)包括设置在螺片座(2)上的固定翼片(31)和设置在固定翼片(31)和螺片座(2)之间并均匀分布在螺片座(2)边缘的若干个活动翼片(32),所述各活动翼片(32)的一端可摆动地连接在螺片座(2)上,螺片座(2)上设有可使活动翼片(32)固定形成外凸的攻击部或固定形成防守状态的旋转卡阻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格斗型的带飞轮玩具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卡阻机构包括设置于螺片座(2)外边缘的可旋动的旋环(4)、螺片座(2)的上表面外缘设有向外开口的凹槽(23)、旋环(4)上表面对应凹槽(23)位设有的可与凹槽(23)连通的槽道(41)、活动翼片(32)对应凹槽(23)和槽道(41)位置设有的导柱(32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格斗型的带飞轮玩具陀螺,其特征在于:螺片座(2)的外缘环设有下凹台阶,旋环(4)装置于该台阶上,且旋环(4)的外缘设有拨柱(42),螺片座(2)的上表面设有供活动翼片(32)枢接的枢接柱(21),螺片座(2)的内缘设有向内开口的凹槽(24),活动翼片(32)内侧下部对应凹槽(24)位设有可旋置于凹槽(24)中的卡柱(3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格斗型的带飞轮玩具陀螺,其特征在于:上述活动翼片(32)呈鸟翼状,活动翼片(32)的最外端设为尖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格斗型的带飞轮玩具陀螺,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翼片(31)上设有若干装饰攻击翼爪(311),装饰攻击翼爪(311)之间形成有供各活动翼片(32)藏嵌的避空位(313),固定翼片(31)外缘设有卡扣(312),螺片座(2)的内孔壁上对应卡扣(312)位设有卡槽(22),所述螺片座(2)通过卡槽(22)与卡扣(312)的配合而与固定翼片(31)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格斗型的带飞轮玩具陀螺,其特征在于:上述飞轮驱动装置设置在飞轮转轴的上部且外伸出飞轮壳体(1),所述飞轮驱动装置包括固设在飞轮(14)转轴上端的联接转盘(5)和设置在联接转盘(5)上端面的连接键(51)。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具格斗型的带飞轮玩具陀螺,其特征在于:上述飞轮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飞轮(14)转轴上的飞轮驱动齿轮(19),所述飞轮壳体(1)上对应飞轮驱动齿轮(19)的位置设有可供驱动齿条穿置与飞轮驱动齿轮(19)相啮合的槽口(1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格斗型的带飞轮玩具陀螺,其特征在于:上述螺壳联接装置包括设置在飞轮壳体(1)上部的联接环座(15)、套置在联接环座(15)外的箍圈(6)及可拆装地安装在箍圈(6)上部的联接环(7),所述联接环座(15)的上部设有可套置联接转盘(5)的中空环状体,联接环座(15)的外壁上对称设有两条L形槽(151),箍圈(6)内壁对应两L形槽(151)对称设有两凸块(61),所述箍圈(6)通过两凸块(61)旋嵌于两条L形槽(151)中与联接环座(15)连为一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格斗型的带飞轮玩具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环座(15)外缘沿径向设有十字凸键(152),固定翼片(31)设有中孔,且中孔对应十字凸键(152)位设有键孔(312),所述固定翼片(31)套置于联接环座(15)上并通过箍圈(6)与联接环座(15)的锁紧而与飞轮壳体(1)连接为一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格斗型的带飞轮玩具陀螺,其特征在于:上述飞轮壳体(1)包括可对合的两半壳体(11、12)、套箍两半壳体(11、12)中部的箍环(13)、装置于两半壳体(11、12)下端中部的钉形转脚(17)及套箍两半壳体(11、12)下部的锥形箍套(16),两半壳体(11、12)下部对合面设有纵截面为T形的凹槽(1a),所述钉形转脚(17)的上部嵌置于该凹槽(1a)中,且钉形转脚(17)的底部尖角外露,所述两半壳体(11、12)通过箍环(13)和锥形箍套(16)的套箍而连接为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东青,未经蔡东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414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