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动黄油泵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54113.8 | 申请日: | 2006-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65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 发明(设计)人: | 冼树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冼树森 |
| 主分类号: | F16N13/16 | 分类号: | F16N13/1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松涛 |
| 地址: | 52600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 油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黄油泵,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气动黄油泵。
背景技术
机动车以及各种机械装置均需定时用黄油枪向润滑部位注入黄油,才能确保机器的正常运行。但是,目前常用的黄油泵其导气管是装在外面,故作用效果有限,导致加黄油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黄油快速、工作效率高的气动黄油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动黄油泵,其包括有筒体,该筒体由吸油缸筒、出料筒、缸筒组成,出料筒上方是缸筒,其下方是吸油缸筒,在所述缸筒上配带有缸盖,在缸筒上开有进气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油缸筒上开有出油嘴,在吸油缸筒内装有下活塞杆,该下活塞杆带有小活塞,在所述出料筒上开有出料嘴,在该出料筒内装有中活塞杆,所述下活塞杆、中活塞杆之间设有弹簧,在所述缸筒内装有上活塞杆,该上活塞杆带有活塞,在所述缸筒内还装有导气管、分配阀,所述分配阀与导气管配合,该导气管延伸到缸筒外。
所述分配阀是三通阀。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导气管可快速排气并通过小活塞的上下移动,在筒体内产生大约为50∶1的压力,即形成了足够大压力,从而实现把黄油快速抽出给各种需要黄油的设备,故本实用新型具有加黄油快速、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气动黄油泵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它是本实用新型气动黄油泵的剖视图。一种气动黄油泵,其包括有筒体,该筒体由吸油缸筒2、出料筒18、缸筒31组成,出料筒18上方是缸筒31,其下方是吸油缸筒2,在所述缸筒31上配带有缸盖35,在缸筒31上开有进气口41。本技术方案还在所述吸油缸筒2上开有出油嘴7,在吸油缸筒2内装有下活塞杆3,该下活塞杆3带有小活塞1,在所述出料筒18上开有出料嘴,在该出料筒18内装有中活塞杆14,所述下活塞杆3、中活塞杆14之间设有弹簧,在所述缸筒31内装有上活塞杆40,该上活塞杆40活塞33,在所述缸筒31内还装有导气管36、分配阀28,分配阀28是三通阀,该所述分配阀28与导气管36配合,该导气管36延伸到缸筒31外。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从开在缸筒31上的进气口41往缸筒31内通气,从而推动活塞33上下移动并带动上活塞杆40移动,即实现了推动小活塞1上下移动工作,下活塞杆3、中活塞杆14相应的上下移动,实现了把由进料嘴7进入的黄油推进到出料筒18内,另外,由于导气管36是与分配阀28配合工作,该分配阀28是三通阀,当活塞33往上移动时,分配阀28开启,把缸筒31内处在活塞33上面的气体由导气管36排出到缸筒31外,当活塞33往下移动时,分配阀28同样实现把缸筒31内处在活塞33下面的气体由导气管36排出到缸筒31外,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并通过下活塞杆3、中活塞杠14的单向加强作用,因此黄油在出料筒18内实现增压,一般可在出料筒18内产生大约为50∶1的压力,即形成了足够大压力,从而实现把黄油经出料嘴快速抽出给各种需要黄油的设备,另外,通过小活塞1不停的上下移动使出料筒18内的增压达到规定压力时,该气动黄油泵将自动停止工作。
总之,本实用新型虽然列举了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但是应该说明,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各种变化和改型。因此,除非这样的变化和改型偏离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否则都应该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冼树森,未经冼树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41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点式旋钮量油装置
- 下一篇:电力充油充气设备在线反渗透密封堵漏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