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日光温室蓄热式滴灌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49690.8 | 申请日: | 2006-10-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9800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 发明(设计)人: | 蒋兴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兴旭 |
| 主分类号: | A01G25/02 | 分类号: | A01G25/02;A01G25/16;A01C2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21300***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日光温室 蓄热 滴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生产用的温室大棚,特别是涉及一种日光温室蓄热式滴灌装置,是对现有温室大棚中的滴灌装置结构的改进,属于农业生产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农业生产用的日光温室中的灌溉装置,一般都采用直接深井提灌方法,水温只有8~9℃,造成耕作层地温低,影响作物生长发育,而且作物易发生多种生理病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通过对现有温室大棚中的滴灌装置结构的改进,给出一种日光温室蓄热式滴灌装置。这种新型的滴灌装置充分利用阳光热辐射,提高日光温室滴灌水的温度,从而提高土壤温度增加积温,促进作物生长,达到丰产及提前成熟的目的,使日光温度的生产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给出的技术方案是:这种日光温室蓄热式滴灌装置包括有由潜水泵、输水管、电磁阀、自动控制水箱、主控制箱组成的上水装置和由滴灌主管、滴灌管、滴灌头、出水阀门、输水水表组成的滴灌装置,其特点是还包括有由支撑管、托架、蓄热水袋组成的蓄热装置,其中所述的支撑管竖立在日光温室棚架与地面之间,支撑管的上部设有横向的V字形托架,托架上设有蓄热水袋,该蓄热水袋上设有进水管、出水管和排气管,所述的蓄热水袋的进水管与自动控制水箱的出水管相连接,所述的蓄热水袋的出水管与滴灌主管的进水管相连接。
为更好的完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蓄热水袋的表面为黑色。
为更好的完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有由施肥罐、施肥阀组成的施肥装置,其中施肥罐上设有进水管、出水管,施肥罐进水管与滴灌主管相连接,其间设有施肥阀,施肥罐出水管也与滴灌主管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深井地下水提升至储水袋内,经吸收阳光辐射热后袋内水温达20~25℃,滴灌后可使地温不降低并略有升高,不仅不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反而会促使作物早熟提前上市;储水袋储水后温度较高,夜间又对温室室内温度起到调节保温作用;由于设有施肥装置,可同时滴水施肥达到精准施肥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装有本实用新型的日光温室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设备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这种日光温室蓄热式滴灌装置包括有由潜水泵19、输水管、电磁阀8、自动控制水箱6、主控制箱7组成的上水装置,由滴灌主管、滴灌管13、滴灌头、出水阀门12、输水水表11组成的滴灌装置,由支撑管3、托架4、蓄热水袋5组成的蓄热装置和由施肥罐9、施肥阀10组成的施肥装置,其中支撑管3竖立在日光温室棚架1与地面之间,支撑管3的上部设有横向的V字形托架4,托架4上设有表面颜色为黑色的蓄热水袋5,该蓄热水袋5上设有进水15管、出水管16和排气管14,蓄热水袋5的进水管15与自动控制水箱的出水管相连接,蓄热水袋5的出水管16与滴灌主管的进水管相连接,施肥罐9上也设有进水管17、出水管18,施肥罐进水管17、出水管18均与滴灌主管相连接,标号2是温室保温墙。
使用时,先通过主控制箱7启动潜水泵19上水,深井20水经管道通过电磁阀8进入自动控制水箱6,由水箱进入蓄热水袋5,通过水袋未端设置的排气管14不断排气,水袋内的水迅速充满,当水袋内水位达到充满水位时,自动控制水箱6将信息传递给主控制箱7,使其断电停止上水并关闭电磁阀8,阻止回水。
蓄热水袋5内的水量为一次作物滴灌完的水量,在阳光照射下,水袋内的水升温至一定温度后即可对温室内作物进行滴灌。打开出水阀门12,滴灌水由水袋出水管16进入滴灌主管,经输水水表11进入各滴水管13,通过滴灌头滴入作物根系土层中。
如作物需要施肥,可开启施肥阀10,使滴灌主管中部分水通过施肥罐进水管17进入施肥罐10,稀释肥料产生肥液,再通过施肥罐出水管18流回到滴灌主管内,并进入各滴水管13通过滴灌头滴入作物根系土层中,从而完成精准施肥。
当水袋内的水一次滴灌完成后,水袋内水位降至一定值时,自动控制水箱6将信息传递给主控制箱7,使其接通电源并打开电磁阀8,使潜水泵19又开始自动上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兴旭,未经蒋兴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96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