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转钻井用自锐钻头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47927.9 | 申请日: | 2006-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95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 发明(设计)人: | 马登宝;胡军;罗维;唐亮;鲁济勇;廖新伟;赵保忠;孙林;蒋学光;舒正辉;马万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E21B10/43 | 分类号: | E21B10/4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834000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钻井 钻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钻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在钻井过程中破碎岩石的主要工具。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钻井工艺的要求以及钻井技术、材料和机械制造工业的发展,钻头的设计、制造和使用有了很大的发展,而且仍在不断发展之中,钻头的品种和范围不断扩大,钻头的技术及经济指标不断提高。
目前,在旋转钻井中使用的钻头分为牙轮钻头、金刚石材料钻头以及刮刀钻头三大类,上述钻头都存在以下问题:
①三类钻头在使用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刮刀钻头只适合用于软地层,而牙轮钻头只适合于中硬地层,金刚石钻头用于坚硬和硬地层。
②以上钻头一般采用单层面的布齿,因而使用寿命短。
③遇到坚硬地层和砾石层,牙齿很快就被磨钝和打碎,从而频繁提下钻、换钻头,造成钻井费用上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提高单只钻头进尺少以及坚硬地层钻头牙齿易磨损,穿越硬夹层切削齿容易脱落以及使用范围受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旋转用自锐新型钻头,该钻头结构简单,自锐布齿结构,延长了钻头的使用寿命,并且适用与软、中、硬及坚硬等各种地层。减少了换钻头、起下钻频次,使用简单,操作方便,并且穿越砾石层性能大大提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新型钻头由上钻头体1、下钻头体2、刀翼3、切削齿4、水眼5和固定拉筋6组成。上钻头体1位于钻头上部,上部有丝扣用以连接钻柱,侧面包有装焊刀翼3的槽;下钻头体2焊接在上钻头体1的下部,内部有水眼5用于安装喷嘴;刀翼3,也称刮刀片,刀翼3上镶嵌有切削齿4,与岩石接触,是破碎岩石的主要部件。切削齿4按自锐结构组合排列,呈层状镶嵌在刀翼3内部,固定拉筋6位于刀翼3背面,用于固定切削齿4。固定拉筋6为均匀分布,各单颗切削齿中部一根,每两颗齿之间布一根,且固定拉筋宽度一致。两根固定拉筋6之间凹槽为圆弧状,且各凹槽宽度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固定拉筋可以降低切削齿脱落的风险,从而延长了钻头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旋转用自锐钻头结构示意图;
图2旋转用自锐钻头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旋转用自锐钻头,主要由上钻头体1、下钻头体2、刀翼3、切削齿4、水眼组成5。上钻头体1位于钻头上部,下钻头体2焊接在上钻头体1的下部,在下钻头体内部均匀分布有水眼5,水眼5的个数为3~6个,可根据井眼尺寸的大小调整水眼5的个数;刀翼3位于下钻头体的四周,在刀翼3上按自锐结构镶嵌有切削齿4;在切削齿4的背面使用固定拉筋6将切削齿4与刀翼3之间固定。固定拉筋6为均匀分布,各单颗切削齿中部一根,每两颗齿之间布一根,且固定拉筋宽度一致。两根固定拉筋6之间凹槽为圆弧状,且各凹槽宽度一致。钻头正常工作时,钻柱通过上钻头体1上的丝扣带动钻头旋转,刀翼3上的切削齿4随着钻头旋转破碎并切削岩石。当刀翼3表面的第一层切削齿4被磨钝后,第二层切削齿4裸露出来继续破碎并切削岩石,磨钝一层切削齿4,出来一个新层面的一排齿,保证切削地层的牙齿始终有新齿出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未经新疆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79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低厚度USB接口连接器的手表
- 下一篇:一种基于投影的触摸检测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