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遥控共轴式双旋翼模型直升机的平衡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39638.4 | 申请日: | 2006-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352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 发明(设计)人: | 黄国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国川 |
| 主分类号: | A63H27/20 | 分类号: | A63H27/20;A63H27/133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传国 |
| 地址: | 315706浙江省象山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遥控 共轴式双旋翼 模型 直升机 平衡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遥控模型直升机的平衡机构。
背景技术
遥控模型直升机的自身安定性较差,对操纵技术有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初学者与已经掌握一定操纵技术的人相比,对遥控模型直升机的平衡性能要求有较大区别;初学者主要是要将遥控模型直升机平稳、安全地飞起来,因此需要模型直升机平衡性好;但对于已经掌握一定操纵技术的飞行爱好者来说,需要更进一步练习较高难度的飞行动作,则要求遥控模型直升机操纵系统的灵敏度高。
遥控共轴式双旋翼模型直升机的平衡机构,由模型直升机顶部的平衡杆,及通过平衡杆上的球头由上连杆与上旋翼桨夹摇臂球头相联接,当模型直升机受外界气流干扰处于不平衡状态时,模型直升机的平衡杆控制上旋翼的桨叶角,从而改变气流经旋翼的迎角,形成克服气流扰动的力矩,使模型直升机保持稳定飞行状态;而目前这种平衡机构一般都是设定好的,不可调整;初学者要求模型直升机自身平衡性较好,而对于已经掌握一定操纵技术的飞行爱好者,往往要求模型直升机降低自身的平衡性,从而可提高操纵系统的灵敏度;现有的平衡机构难以满足不同人群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遥控共轴式双旋翼模型直升机的平衡机构,它可根据操纵者的熟练程度,选择相应的平衡性,因此能适应不同人群对模型直升机的平衡性能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遥控共轴式双旋翼模型直升机的平衡机构,包括平衡杆、上旋翼桨夹、上连杆;平衡杆通过其上设置摇臂球头由上连杆与上旋翼桨夹的摇臂球头相连接,上旋翼桨夹通过铰轴与套设于内轴外的套轴铰接;其特征是,所说的旋翼桨夹的摇臂球头有二个及二个以上,与平衡杆摇臂球头连接的上连杆可与不同位置的旋翼桨夹摇臂球头连接;或反之,旋翼桨夹的摇臂球头为一个,而平衡杆摇臂球头有二个及二个以上,旋翼桨夹摇臂球头可与不同位置的平衡杆摇臂球头连接,这样就因力臂长度的变化而改变了传动比,也即是改变了平衡系统的稳定性。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遥控共轴式双旋翼模型直升机的平衡机构,因可与上连杆相连的平衡杆摇臂和旋翼桨夹摇臂不只一个球头,它可根据操纵者的熟练程度,选择相应的旋翼桨夹摇臂球头或平衡杆摇臂球头相连接,以达到合适的平衡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平衡杆,2、上连杆,3、摇臂球头,4、摇臂球头1,5、摇臂球头2,6、套轴,7、上旋翼桨夹,8、内轴,9、铰轴。
具体实施方式
由附图所示,一种遥控共轴式双旋翼模型直升机的平衡机构,包括平衡杆1、上旋翼桨夹7、上连杆2;平衡杆1通过其上设置摇臂球头3由上连杆2与上旋翼桨夹的摇臂球头相连接,上旋翼桨夹7通过铰轴9与套设于内轴8外的套轴6铰接;其特征是,所说的由上连杆2连接的平衡杆1和上旋翼桨夹7,其连接位置可调节;所说的旋翼桨夹7的摇臂球头有摇臂球头1和摇臂球头2二个,与平衡杆摇臂球头3连接的上连杆1可选择摇臂球头1或摇臂球头2与之连接,这样就因力臂长度的变化而改变了传动比,也即是改变了平衡系统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将旋翼桨夹7的摇臂球头设置成三个或更多个;
在上实施例中,如果将平衡杆1的摇臂球头个数改为二个或二个以上,而旋翼桨夹7的摇臂球头为一个,旋翼桨夹此一摇臂球头可与不同位置的平衡杆摇臂球头连接,则同样可实现力臂长度的变化,从而改变了传动比,也即是改变了平衡系统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国川,未经黄国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96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隔离服
- 下一篇:一种车用负离子发生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