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镜头模块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37769.9 | 申请日: | 2006-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30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建霖 |
| 主分类号: | G02B7/02 | 分类号: | G02B7/02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国城 |
| 地址: | 台湾省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镜头 模块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镜头模块结构,尤指一种镜头模块的光学镜头(TakingLens)与撑座(Holder)间无螺纹设计,而是在两者间设有一弹性体,以便通过由压缩该弹性体,而调整至固定焦点的镜头模块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用于手机的镜头模块大抵是由镜头(Lens)、撑座(Holder)、感应器(Sensor),及基座(Substrate)所组合而成。如图1所示,目前的镜头模块结构是在镜头10的筒体101周缘与撑座20的接合孔201分别设有螺纹102、202,以便以螺合方式将两者结合为一体;因此,该镜头10与撑座20均以旋转升降的调整方式进行调整焦点,以达到光学聚焦的最佳化后,随即于两者间点涂胶液,以进行固化。由于现阶段光学厂皆采用螺合实配方式进行镜头10与撑座20的结合,以达到模块厂的螺纹(Torque)标准。但时常因镜头10与撑座20的搭配性与量产时些微误差,常导致无法螺合,使得镜头模块无法调整至最佳化的焦点。
因为现有镜头与撑座是采用螺合实配方式组装,以致两者螺合时,螺纹间因彼此磨擦关系,会有微粒(Particle)产生,并掉落到感应器表面,使画面上产生微粒黑点,造成模块厂良率无法提升,且需耗费许多人力与时间进行微粒的清洁作业。因此,光学厂与模块厂之间,时常会因为螺纹的问题,而导致微粒的发生与搭配性的降低,更延伸出生产线的稳定性与良率不高的困扰。
由于目前3C电子产品日益轻薄短小化,以致对镜头模块要求的整体高度也越来越低,此举亦压缩镜头与撑座的高度,而缩减两者的螺纹数量,从而造成两者常因螺合区域不足,导致镜头容易跑焦及偏斜(Tilt)的情况发生。基于目前镜头与撑座以螺合实配方式结合将导致前述诸多的缺失,以致造成两者的结合与调焦困扰,而亟待改善。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人本于多年来的体察,期能改善前述镜头模块的镜头与撑座采用螺合实配方式所产生的诸多缺失,经再三实验与测试,进而发展出本实用新型的「镜头模块结构及其调焦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头模块结构,其可完全预防镜头与撑座间以螺纹螺合的困扰,以及因螺合的摩擦造成微粒产生的严重缺失,并可预防在调焦时,因螺合所造成偏斜的情况。因本实用新型的镜头与撑座间为无螺纹设计,因此模具的设计将更为简易,且在制作与生产的良率上亦可相对提高,尤其是,两者虽无螺牙但仍具备调焦性,使焦距达到最佳焦点,进而呈现最完美的影像品质。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镜头模块结构,其包括:一光学镜头,其筒体内设有光学镜片,底面具有一筒底;一撑座,其中央开具一透孔,顶面的座顶设有一弹性体,使其突伸于座顶;以便该光学镜头进行调焦前,先在该弹性体周围的座顶表面点涂胶液,并通过由该弹性体的弹力作用,使筒底与座顶共同压缩该弹性体,以进行调整焦距至最佳焦点后,该筒底与座顶因胶液固化而结合。
所述的镜头模块结构,其中该撑座与弹性体是经由模具,以便以埋入式射出成型方式,将两者一体射出成型。
所述的镜头模块结构,其中该撑座与弹性体的结合面涂布胶液,以便以粘贴方式将两者粘着固定。
所述的镜头模块结构,其中该撑座的座顶设置一座槽,以便以嵌合方式将该弹性体嵌插于座槽内定位。
所述的镜头模块结构,其中该该筒底对应于座顶突伸的弹性体的造形与尺寸相对设有一凹槽。
所述的镜头模块结构,其中该筒底是为筒体底面横向延伸的片体。
所述的镜头模块结构,其中该弹性体于座顶上突伸高度为0.3mm。
所述的镜头模块结构,其中该弹性体是为橡胶、硅胶、密拉(mylar)纤维或具绉折状的金属材料。
所述的镜头模块结构,其中该弹性体为方框形、环形、多数个短柱形、围组或排列成一几何造形的圈状。
经由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其获致的功效,如下:
(1)可改善现有光学镜头与撑座以旋转方式调焦时,因两者的螺纹的些微误差,例如螺纹过松所造成失焦。
(2)本实用新型因将光学镜头与撑座的螺纹去除,方便模块制作与量产的稳定性,更符合精密趋势的走向,而能达到微小化与标准化的需求,亦可充分减少重复清洁所造成的刮痕与毛屑的产生。
(3)对光学厂而言,因光学镜头与撑座皆为无螺纹设计,可大幅降低模具制作困难度与成本,并可提升生产稳定度与良率,且将无螺纹搭配性的问题发生。
(4)另对模块厂而言,由于光学镜头与撑座皆为无螺纹设计,将不会有微粒的产生,在制程上将更为简化,提高组装准确度及降低偏斜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建霖,未经陈建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77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