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注行波管二级降压收集极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37719.0 | 申请日: | 2006-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58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 发明(设计)人: | 沈旭东;江祝苗;吴磊;李金晶;张永梅;张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J23/027 | 分类号: | H01J23/027 |
| 代理公司: | 信息产业部电子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李勤媛 |
| 地址: | 241002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波 二级 降压 收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波电子器件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用于多注行波管的二级降压收集极。
背景技术
通常的行波管设置一级收集极,它收集已在高频慢波结构中交出能量的、互作用后的电子,而行波管中设置降压收集极,就能将与高频场互作用后电子的剩余能量转化为电源中的储能,同时又能减小收集极的热耗散,提高整管的效率。
多注行波管是一种体积小、重量轻、比相同电压下的单注行波管功率大的管种。这些特点表明多注行波管特别适用于对体积、重量有特殊要求的系统,例如弹载系统等。为了更好的发挥多注行波管的优点,为整机节省更多的空间和重量,多注行波管的收集极要求做到体积小、结构可靠、电性能优良。本实用新型就是一种多注行波管的二级降压收集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普通行波管收集极所存在的互作用后的电子尚存剩余能量未用尽,收集极的耗能比较高等诸多不足之处,尤其对于采用多注行波管时,这些不足就更为明显,因此针对多注行波管的情况,就要将收集极结构进行重新设计。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注行波管二级降压收集极。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注行波管二级降压收集极,包含靠近慢波结构端的第一收集极,及其后放置的第二收集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集极,靠慢波结构一侧,紧贴一层收集极法兰盘作为最后一片聚焦系统的极靴,其中心处开有与其他极靴相同的多注电子注通道孔,所述第二收集极,腔筒状的中部设有一个收集极针,第一、二收集极和收集极针分别用绝缘片钎焊固定在管提支架上,各自电极引线分别经管脚绝缘子向外引出。所述第一收集极电极引线连接到降压35%的馈电电源;第二收集极电极引线连接到降压65%的馈电电源;收集极针连接到阴极电位。为了减少二次发射电子而设计的与阴极同电位的收集级针,对二次发射电子形成截止场。第一、第二收集极与收集极针上的电极引线从绝缘管脚陶瓷上引出到管外,其中第二收集极外套有绝缘陶瓷管。所述管脚绝缘子采用氧化铝95瓷制作,截面形状为“H”形,金属化后钎焊在管体支架上。第一收集极和第二收集极与管体支架间均用绝缘陶瓷片钎焊固定。为了防止钎焊时材料热膨胀系数不同而导致陶瓷开裂,在第一收集极、第二收集极和管体支架的相应焊接面上均开有很多工艺槽。在电子注进入收集极的入口处,所述收集极法兰使用DT8材料作成,在该法兰盘盘上开有与慢波极靴相对应的电子注通道孔,通道孔径较极靴上的通道孔进径稍大。此收集极法兰盘起着极靴的作用,可避免通道轴线上的电子束的发散和扭转。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二级降压收集极能提高整管的效率,减少收集极的热耗散。
附图说明
图1为多注行波管二级降压收集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多注行波管二级降压收集极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第一收集极,它的一侧紧连着收集极法兰盘8,其后放置的第二收集极2为腔筒状,腔筒中部设有收集极针3,它连接着绝缘片7,并固定钎焊再支架5上,第一、二收集极电极引出线9外面套有绝缘管6,通过管脚绝缘子4引出到行波管之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77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发电头灯
- 下一篇:具有音频锁定功能的监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