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氯乙烯高效脱水聚结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35968.6 | 申请日: | 2006-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8828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 发明(设计)人: | 任庚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庚寅 |
| 主分类号: | C07C17/38 | 分类号: | C07C17/38;C07C21/06;B01D39/16;B01D1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0119陕西省西安市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氯乙烯 高效 脱水 聚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作业技术领域,更进一步涉及石油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有价值的化工中间产品,如氯碱化工聚氯乙稀生产过程中液态氯乙烯的高效脱水。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氯碱行业传统的氯乙烯脱水分离技术多采用大的卧式空壳设备靠降低介质流速重力分层脱水或固碱干燥脱水,其脱水效率低下,脱水后氯乙烯含水仍≥800~1000ppm,而聚氯乙烯生产工艺对氯乙烯的含水技术指标要求≤100ppm。氯乙烯单体中的水不是纯水,其中含有铁离子和酸性,对最终产品聚氯乙烯树脂的白度和热稳定性都有很大影响。迄今为止氯乙烯的高效脱水一直是业内共识的棘手问题,能否有效脱除氯乙烯中的水份,直接关乎下游聚合工艺的生产安全和聚氯乙烯树脂的产品质量,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工艺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脱水效率高的氯乙烯高效脱水聚结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氯乙烯高效脱水聚结器装置,包括卧式壳体,预过滤器,液液聚结器,除沫消能器,斥水分离器;所述壳体上部设有分离介质入口,分离介质出口,检修用人孔,底部设有沉降集水槽,排水、排污口,并在沉降集水槽侧下部设置液位计,在壳体外侧中部及分离介质出口处分别设置了三段压差变送器接口;
所述壳体为由法兰连接剖分式结构,便于设备的检修和滤芯的更换;
所述预过滤器,液液聚结器为第一组分离内件,设置在卧式壳体的介质入口端,包括聚结滤芯,加工有若干个安装孔的滤芯孔板,预过滤器和液液聚结器组合为一体安装在壳体上的固定环板上;所述除沫消能器为第二组内件,设置在卧式壳体的中部上方,为半圆形筐式结构,内置填料;所述斥水分离器为第三组内件,设置在卧式壳体上方的介质出口处,由滤芯孔板、柱形筒体组成,并严密的组焊在壳体上,滤芯孔板上悬挂安装有若干个斥水滤芯。
所述沉降集水槽设置在卧式壳体的底部,与壳体呈T形结构,位置设于介质出口管的对应下方,并在沉降集水槽的侧下部设置供观察、操作用的液位计。
所述介质入口,介质出口,检修用人孔均设置在壳体的顶部,与壳体径向分布。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效的氯乙烯脱水装置,其技术特点是将新型的高效液液相聚结技术、斥水分离技术和传统的沉降分离技术有机融为一体,可实现对氯乙烯介质的大流量、连续和高效率的脱水分离,脱水后氯乙烯残余含水量≤50ppm。且独特的分体式设计,非常方便分离元件的检修和更换,是氯碱行业提高聚氯乙烯产品质量,降耗、增效的有效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示
1、液位计 2、排水口 3、沉降集水槽 4、设备剖分法兰5、卧式容器壳体 6、斥水滤芯 7、斥水分离器 8、分离介质出口 9、除沫消能器 10、人孔 11、压差计接口12、液液聚结滤芯 13、聚结滤芯孔板 14、分离介质入口15、预过滤器 16、排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一种氯乙烯高效脱水聚结器装置,包括卧式壳体,预过滤器,液液聚结器,除沫消能器,斥水分离器。所述壳体上设有分离介质入口,分离介质出口,压差变送器接口,人孔,底部设有沉降集水槽,排水、排污口,并在沉降集水槽侧下部设置液位计;所述壳体为法兰连接的剖分式结构,便于设备的检修和滤芯的更换;壳体内部设置了三组分离内件,以实现氯乙烯的高效脱水。所述预过滤器,液液聚结器为第一组分离内件,设置在卧式壳体的介质入口端,包括聚结滤芯、加工有若干个安装孔的滤芯孔板,预过滤器和液液聚结器组合为一体安装在壳体上的固定环板上;所述除沫消能器为第二组内件,设置在卧式壳体的中部上方;所述斥水分离器为第三组内件,设置在卧式壳体上方的介质出口处,内件由滤芯孔板、柱形筒体组成,并严密的组焊在壳体上,滤芯孔板上悬挂安装若干个斥水滤芯;所述沉降集水槽设置在卧式壳体的底部,与卧式壳体呈T形结构,位置设于介质出口管的对应下方,以有效收集、沉降经聚结、分离下来的水,并在沉降集水槽的侧下部设置供观察、操作用的液位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庚寅,未经任庚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59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