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排气消声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30268.8 | 申请日: | 2006-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48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 发明(设计)人: | 李京忠;任越光;高波;石国权;陈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西苑车辆与动力检验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N1/08 | 分类号: | F01N1/08;F01N1/10 |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英超 |
| 地址: | 471004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排气 消声器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领域,涉及一种发动机排气消声器。
(二)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现有的发动机排气消声器主要采用管道的截面扩张和截面收缩的消声结构,利用声波在截面突变处发生的声阻抗的变化,使得一部分声波向声源反射回去,而不通过消声器的出口,从而达到消声的目的。这种消声器对于中、低频率的噪声消声效果较好,而对于高频率噪声,则消声效果不甚理想。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全频率范围内消声效果好的发动机排气消声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发动机排气消声器主要包括端盖1和9、外壳7、穿孔管5、隔板6、尾管10。穿孔管5内布置有两个穿孔管堵板3和8。端盖1、穿孔管堵板3、隔板6、穿孔管堵板8和端盖9将穿孔管分成A、B、C、D四段。端盖1和穿孔管堵板3之间的穿孔管为A段,穿孔管堵板3和隔板6之间的穿孔管为B段,隔板6和穿孔管堵板8之间的穿孔管为C段,穿孔管堵板8和端盖9之间的穿孔管为D段。
穿孔管A、B、C、D段上均布置有众多小孔。
隔板6将消声器分成E、F两腔。E、F腔中吸声材料2均有二种布置形式,第一种为:布置有通过金属网筒4固定在外壳7内表面的吸声材料2,第二种为:没有布置吸声材料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消声器内声波由于穿孔管堵板3、隔板6、穿孔管堵板8和端盖9的多次阻挡,声波的传播方向将多次被改变,通过改变声波传播方向,使一部分声波被反射回声源,从而达到降噪作用。穿孔管A、B、C、D段上布置有众多小孔,气流通过穿孔管A、B、C、D段时气流将被多次进行分流,每次分流都有一部分声能被抑制,从而达到降噪作用。消声器外壳内表面布置有吸声材料,消声器内的噪声经过吸声降噪将得到降低。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已知技术消声器对高频率噪声消声不理想的缺陷,在低频率、中频率和高频率的全频率范围内噪声,其消声效果都很理想。
(四)附图说明
图1为发动机排气消声器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发动机排气消声器中,它包括端盖1和9、外壳7、穿孔管5、隔板6、尾管10。穿孔管5内布置有两个穿孔管堵板3和8。端盖1、穿孔管堵板3、隔板6、穿孔管堵板8和端盖9将穿孔管分成A、B、C、D四段,端盖1和穿孔管堵板3之间的穿孔管为A段,穿孔管堵板3和隔板6之间的穿孔管为B段,隔板6和穿孔管堵板8之间的穿孔管为C段,穿孔管堵板8和端盖9之间的穿孔管为D段。穿孔管A、B、C、D段上均布置有众多小孔。隔板6将消声器分成E、F两腔。E、F腔中吸声材料2均有二种布置形式,第一种为:布置有通过金属网筒4固定在外壳7内表面的吸声材料2,第二种为:没有布置吸声材料2。
本实用新型通过多次改变声波的传播方向、通过气流的分流降噪作用、通过吸声材料的吸声降噪作用,在低频率、中频率和高频率的全频率范围内都降低了噪声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西苑车辆与动力检验所有限公司,未经洛阳西苑车辆与动力检验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02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双CPU的继电保护故障与振荡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按摩靠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