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盗手刹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052696.3 | 申请日: | 2006-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452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 发明(设计)人: | 谭跃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跃虎 |
| 主分类号: | B60R25/08 | 分类号: | B60R25/08 |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魏娟 |
| 地址: | 411104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锁,尤其是能锁住车用手刹。
背景技术
手刹装置一般由手刹柄、顶杆、棘爪、棘轮、钢索或连杆、制动器等组成。
对于车用防盗系统,最基本的锁是中央门锁和电路锁,中央门锁是车辆防盗的第一道屏障;电路锁是第二道屏障,有机械式、电磁式等,用以开、关发动机火花塞电路。目前,与中央门锁和电路锁配套使用的有方向盘锁,但这种锁尺寸较大,使用、存放都较为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用防盗手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手刹装置,手刹柄1的外壳设锁套3,锁套3内置锁芯5,锁芯5通过连接件6连锁栓7,手柄1内的顶杆2有凹口9,锁栓7位置与凹口9对应,锁栓7旋转进凹口9时,手刹顶杆2被锁住;锁栓7被旋转出凹口时,顶杆2可以移动而松开手刹。凹口9有槽或孔的形状。锁栓7有旋转式锁栓或移动式锁栓。锁芯5中心线与顶杆2中心线垂直并有适当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手刹装置中加装本实用新型后,盗贼没有钥匙,不能轻易开启手刹,从而提高车辆防盗性能,车主开锁后,不影响手刹的正常使用,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外形示意图。
图2:实施方式1之剖视图。
图3:手柄、锁套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图3之俯视图。
图5:图4之A-A视图。
图6:顶杆实施例示意图。
图7:锁栓实施例视图之一。
图8:图7之剖视图。
图9:图7之俯视图。
图10:锁芯、连接件、锁栓之间连接示意图。
图11:实施方式3示意图。
图中:1.手柄,2.顶杆,3.锁套,4.钥匙孔,5.锁芯,6.连接件,7.锁栓,8.锁栓缺口,9.顶杆凹口,10,定位槽,11.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手刹装置一般由手刹柄、顶杆、棘爪、棘轮、钢索或连杆、制动器等组成。如图1以及图2至图9,顶杆2的中部加粗部分开凹口9,本实施方式加工成条形槽,内表面为弧形,像月牙形。手刹柄1的外壳中设锁套3,锁套3内置锁芯5,锁芯5连锁栓7,锁栓7位置与凹口9对应,锁栓7为柱形,其一侧开弧形缺口8,锁栓7的中心线与柱形缺口8的中心线垂直。手柄1的内圆和顶杆2加粗部分的外圆相对应位置分别开有定位槽10,定位槽10可以采用普通键槽或燕尾槽方式,根据定位槽的形状选择键11的形状。键11和锁卡6如果为静配合,那么与手刹柄1内面则为动配合;反之亦可。装配键11以后,顶杆2只能移动,而不能旋转运动。锁芯5中心线与顶杆2中心线垂直且有适当距离。
锁栓7的圆柱形部分旋转进凹口9时,手刹顶杆2被锁住;锁栓7的圆柱形部分被旋转出凹口9,即锁栓缺口8对准顶杆2时,顶杆2可以移动而松开手刹。
图1中,钥匙孔4和顶端距离的优选方案是130mm-150mm。
实施方式2:如图10,锁芯5和锁栓7之间有连接件6。其余同实施方式1。
实施方式3:如图1和图11,手刹装置的顶杆2有凹口9,形状为圆柱形或锥形或多边形孔。锁套3与手刹柄1连成一体,锁套3内置锁芯5,锁芯5下部顶端是连接件6,连接件6为一齿轮件。锁栓7为啮合齿轮连接件6并能移动的齿条,其与凹口9对应的一端为圆柱形或锥形或多边形。旋转锁芯5,带动连接件6即齿轮件旋转,使锁栓7作直线往复移动,锁栓7被旋转进凹口9时,手刹顶杆2被锁住;锁栓7被旋出凹口9时,顶杆2可以移动而松开手刹。锁芯5中心线与顶杆2中心线垂直并有适当距离。手柄1的内圆和顶杆2加粗部分的外圆相对应位置分别开有定位槽10,装配键11以后,顶杆2只能移动,而不能旋转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跃虎,未经谭跃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526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