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气式发热鞋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052648.4 | 申请日: | 2006-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99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 发明(设计)人: | 郭安定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安定 |
| 主分类号: | A43B7/02 | 分类号: | A43B7/02 |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马强 |
| 地址: | 410005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 发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子,进一步是指发热鞋。
背景技术
目前为止,尚未见用液化气体作燃料,通过燃烧发热的鞋在市场出现。本申请人曾于2002年12月提出了一种“气体直燃式发热鞋”的专利申请;但实践证明,这种鞋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为:a、产品操作点火时,会产生明火而将鞋子内帮烧坏;b、如果控制点火时不起明火,则鞋内发热器难以被点燃,不能发热;c、在正常点燃发热后,储气罐内的气体不能完全排出,造成中途熄火,不能维持正常发热,因此,不具备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设计一种燃气式发热鞋,它使用方便、简单,可连续长时间发热且发热均匀,可靠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所述燃气式发热鞋包括装有鞋面的鞋底,该鞋底上面装有导热垫且其发热腔中装有无明火燃烧发热器,设有充气嘴的储气罐安装在鞋底的后腔中,所述无明火燃烧发热器的进气口经导气管同气体开关的一端连接,该气体开关的另一端同气流调节器的出气口连接,其结构特点是,吸附导气器的出气口同所述气流调节器的进气口连接而吸附导气器的进气口同所述储气罐的出气口连接,所述吸附导气器有本体,后段位于储气罐中的吸附纤维绳穿过所述本体后部的通道,且该吸附纤维绳的前段位于所述本体前部填有吸附纤维的前腔中并置于所述吸附纤维中。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装有鞋面11的鞋底12,该鞋底12上面装有导热垫7且其发热腔13中装有无明火燃烧发热器6,设有充气嘴1的储气罐14安装在鞋底12的后腔15中,所述无明火燃烧发热器6的进气口经导气管5同气体开关4的一端连接,该气体开关4的另一端同气流调节器3的出气口连接,其结构特点是,吸附导气器2的出气口同所述气流调节器3的进气口连接而吸附导气器2的进气口同所述储气罐14的出气口连接,所述吸附导气器2有本体16,后段位于储气罐14中的吸附纤维绳9穿过所述本体16后部的通道8,且该吸附纤维绳9的前段位于所述本体16前部填有吸附纤维10的前腔中并置于所述吸附纤维10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参见图1),外部气源经过充气嘴1冲入储气罐14中,当打开气体开关4后,储气罐14内的液化气体依次经过吸附导气器2、气流调节器3、气体开关4,而后进入无明火燃烧发热器6,点火后燃烧产生的热量经导热垫7可较均匀分布在整个鞋底面上。其中,如图2所示,吸附导热器2的工作原理是,储气罐14中的液化气体会被吸附纤维绳吸附并源源不断地传导至吸附纤维10所在区域,而吸附纤维10可吸附较多的液化燃气,即把储气罐14中的液化气输送至填有吸附纤维10的前腔部位,由此克服了当储气罐14中的液化气体消耗到只剩余小部分,或是其中的液化气体的气化速度满足不了燃烧所需气体量时出现供气中断、燃烧停止的缺陷,使连续燃烧发热得以进行,直至储气罐14中的燃料耗尽。
由以上可知,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燃气式发热鞋,它使用方便、简单,可连续较长时间发热,一般可发热八几小时以上,温度达38℃,性能稳定、可靠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带局部剖视);
图2是吸附导气器的一种实施例剖视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
1-充气嘴, 2-吸附导气器, 3-气流调节器,
4-气体开关, 5-导气管, 6-无明火燃烧发热器,
7-导热垫, 8-通道, 9-吸附纤维绳,
10-吸附纤维, 11-鞋面, 12-鞋底,
13-发热腔, 14-储气罐, 15-后腔,
16-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热鞋包括装有鞋面11的鞋底12,该鞋底12上面装有导热垫7且其发热腔13中装有无明火燃烧发热器6,设有充气嘴1的储气罐14安装在鞋底12的后腔15中,所述无明火燃烧发热器6的进气口经导气管5同气体开关4的一端连接,该气体开关4的另一端同气流调节器3的出气口连接,吸附导气器2的出气口同所述气流调节器3的进气口连接而吸附导气器2的进气口同所述储气罐14的出气口连接,所述吸附导气器2有本体16,后段位于储气罐14中的吸附纤维绳9穿过所述本体16后部的通道8,且该吸附纤维绳9的前段位于所述本体16前部填有吸附纤维10的前腔中并置于所述吸附纤维10中。其中,无明火燃烧发热器6采用已有的带金属网罩的燃烧器,导气管6采用导气胶管,气体开关4和气流调节器3亦采用已有技术结构,导热垫7用金属薄片制成,吸附纤维绳9和吸附纤维10采用吸湿性好的棉质材料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安定,未经郭安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526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