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临时控制建筑结构板件差异沉降连接件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047315.2 | 申请日: | 2006-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55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 发明(设计)人: | 徐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基础工程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29/055 | 分类号: | E02D29/055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宝根 |
| 地址: | 200002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临时 控制 建筑结构 差异 沉降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工程盖挖逆作法施工中应用的建筑结构板连接件,尤其是一种用于能够临时使变形缝两侧建筑结构板件得以连接的连接件。
背景技术
目前,地下工程盖挖逆作法施工所使用的建筑结构板,由于上部受荷载与相邻结构板下部受力情况不同,造成相邻建筑结构板之间形成差异沉降,而现有的相邻建筑结构板之间的连接件无法控制结构板的差异沉降和约束板件的相对移动或移动量,降低不同受力体系下相邻板件的差异运动,满足地下工程盖挖逆作法施工对建筑结构板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控制结构板的差异沉降和约束板件的相对移动或移动量效果好,制作、安装及卸除操作简单,经济实用的临时控制建筑结构板件差异沉降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临时控制建筑结构板件差异沉降连接件,包括H型钢、钢板、锚件,H型钢的中心线两侧各焊接两块钢板,并三面围焊连接H型钢的腹板和翼板;H型钢的上下翼板各开若干孔;锚件为L型,一端穿过孔并与H型钢翼板塞焊连接,另一端相应锚入板件,并与板件上的皮钢筋钩住连接。
H型钢的上下翼板各开十二个孔,孔间距为144mm,排距为166mm;锚件采用直径28螺纹钢筋制成L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当相邻板件彼此接合时,连接件可以通过固定的锚件固定到板件中,由此简化了将各板件连接的工作。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用于板件连接,使得相邻板件约束为整体,约束板件的相对移动或移动量,可降低不同受力体系下相邻板件的差异运动。
以及,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用于板件连接,使得有可能省略事先在板件内设置孔的过程,并通过使板件能够在给定位置处连接而增加了板件连接的自由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纵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2中H型钢1(408mm×400mm×21mm×21mm)的中心线两侧各焊两块钢板2(190mm×350mm×20mm),作为加强肋板,三面围焊与H型钢1的腹板1.1和翼板1.2连接,焊缝7高度10mm;H型钢1的上下翼板各开12个孔3,孔间距144mm,排距166mm;锚件4采用直径28螺纹钢筋加工成L型,一端穿过孔3并与H型钢翼板1.2塞焊,另一端相应锚入板件5、板件6中与板件上皮钢筋钩住。
安装方法与步骤:
(1)连接件固定
将连接件安装固定在板件模板,与板件模板联成整体。
(2)制作板件
先制作板件5钢筋,使得锚件钩住板件上皮钢筋,浇筑混凝土。
再制作板件6钢筋,使得锚件钩住板件上皮钢筋,浇筑混凝土,得以与板析5连接成约束为整体,约束板件的相对移动或移动量,达到降低不同受力体系下相邻板件的差异运动的目的。
(3)拆除
从锚件与H型钢连接处将其割断,即可拆除连接件,拆除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基础工程公司,未经上海市基础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473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