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耐火无卤低烟阻燃电缆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027668.6 | 申请日: | 2006-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58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 发明(设计)人: | 郑国俊;韩再全;吴昆;邢太文;殷纪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金山电线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295 | 分类号: | H01B7/295;H01B7/17;H01B9/02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凤 |
| 地址: | 30010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耐火 无卤低烟 阻燃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电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耐火无卤低烟阻燃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耐火电缆,采用云母带作为耐火绝缘层或无机材料(氧化镁)作为绝缘层。云母带作耐火绝缘层外还要有普通的绝缘作为保护,外形尺寸大;无机材料作为绝缘材料只能生产短线段产品,无法大长度生产。
一般采用含卤的橡胶或塑料材料(如PVC)作为绝缘层与护套层,一旦发生火灾,电缆燃烧会产生大量浓烟,使救援工作难以进行,同时含卤的物质(PVC电缆)燃烧时释放出卤酸腐蚀性气体,除了危害人体外,还会对设备造成间接损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公知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耐火无卤低烟阻燃电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一种结构紧密,将有机耐火材料作为绝缘和护套材料,采用普通的挤出工艺进行加工生产,具有低烟无卤、阻燃、耐火特性,安全可靠性更高的耐火无卤低烟阻燃电缆。
本实用新型导体可以采用较硬的导体,也可以采用较软的导体进行生产,以适应小弯曲半径的要求,有利于电缆的敷设安装。
绝缘层采用高电性能的绝缘材料,并采用了特殊的交联工艺,使绝缘材料的线性高分子变成立体网状结构,保证电缆的长期稳定的工作,尤其是抗过载能力大幅提升。
该电缆具有低烟无卤、阻燃、耐火性能。电缆一般采用1~61芯,0.75-300mm2结构,适应的额定电压:300/500V~0.6/1kV。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耐火无卤低烟阻燃电缆,包括绝缘线芯,护套层,绝缘线芯外侧有护套层,其特点是:绝缘线芯内芯为导体,外层为无卤低烟阻燃成壳性材料绝缘层。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所述的耐火无卤低烟阻燃电缆,其特点是:外侧有无卤低烟阻燃成壳性材料护套层。护套采用高机械强度的材料,既具有阻燃又有机械保护等性能。
所述的耐火无卤低烟阻燃电缆,其特点是:导体为多股绞合软导体或独根导体。
所述的耐火无卤低烟阻燃电缆,其特点是:绝缘层和护套层间有绕包层。绕包材料:采用玻璃丝等具有耐火、阻燃特性的材料。
所述的耐火无卤低烟阻燃电缆,其特点是:绕包层和护套层间可以有屏蔽层。
所述的耐火无卤低烟阻燃电缆,其特点是:屏蔽层和护套层间可以有内衬层。
所述的耐火无卤低烟阻燃电缆,其特点是:内衬层和护套层间可以有铠装层。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电缆是挤出耐火无卤低烟阻燃电缆,由于采用了此技术方案,因此具有以下特点:
1.绝缘层和护套层为耐火无卤低烟阻燃成壳性材料,采用挤出工艺生产。该电缆体积较小,弯曲半径小,利于电缆的敷设安装。
2.采用交联工艺使绝缘材料的线性高分子变成立体网状结构,保证电缆的长期稳定的工作,尤其是抗过载能力大幅提升。
3.绕包材料采用玻璃丝等材料编织,具有耐火、阻燃等特性。
4.高机械强度的材料护套层,具有阻燃、机械保护等性能。
5.该电缆可以有屏蔽、铠装等结构,使电缆具有优异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截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护套层,2-绝缘层,3-铠装层,4-镀锡铜导体,5-内衬层,6-屏蔽层,7-绕包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
参照附图1。
挤出耐火无卤低烟阻燃电缆,包括绝缘线芯,护套层1,绝缘线芯外侧有护套层1。绝缘线芯内芯为多股软铜导体4,外层为无卤低烟阻燃成壳性材料绝缘层2。绝缘层2外侧为玻璃丝的绕包层7,绕包层7外侧为屏蔽层6,屏蔽层6外侧为内衬层5,内衬层5外侧为铠装层3,铠装层3外侧为高机械强度的无卤低烟阻燃成壳性材料护套层1。护套层1既具有阻燃,又有机械保护等性能。绝缘层2和护套层1采用挤出工艺生产。
本电缆体积较小,弯曲半径小,利于电缆的敷设安装;具有耐火、无卤、低烟阻燃等特点;有良好的屏蔽、机械保护等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金山电线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金山电线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276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助燃节能煤球炉
- 下一篇:牵伸机构动力输入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