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式餐筷保洁盒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022574.X | 申请日: | 2006-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75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 发明(设计)人: | 陈吉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吉坤 |
| 主分类号: | A47G21/00 | 分类号: | A47G21/00;A47G23/00;A47G29/00;A61L2/20;A61L101/10 |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赵云 |
| 地址: | 650100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中式 保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餐具,特别是消毒卫生筷盒。
背景技术
传统餐筷盒是敞开式的,餐筷经清洗蒸煮或臭氧红外加热消毒后,均集中堆放,就餐者任意抓取,取用位置特别不方便,餐筷很容易被再次污染。“一次性餐筷”在包装和运输过程中同样容易被污染,并且会给环境带来了二次污染,更严重的是加速了生态木材的砍伐。因此,现有就餐通用的餐筷与其使用方法根本减免不了由嫌疑餐筷直接或间接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如甲型肝炎,细菌性痢疾等),所以应该使用符合肠道传染病预防标准的餐筷就餐,才能保证饮食健康。
为了减少对木材的砍伐,避免对消毒后的餐筷再次污染,中国专利文献中03284643.6的专利申请提出了一种餐筷消毒装置。但该装置结构较复杂,操作麻烦,臭氧发生器与筷盒一体式的结构使制造及使用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式餐筷保洁盒,其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较低,可防止再污染的发生,可减少对木材的砍伐。
解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在筷盒盒体的下部铰接有一件筷子搁板,并铰接有立式取筷门,在盒体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臭氧出气孔和臭氧进气孔,臭氧进气孔的位置设有臭氧装置安装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筷盒与臭氧发生装置采用分离结构,使筷盒的结构得到简化,制造及使用成本也得到降低;臭氧出气孔和臭氧进气孔的位置合理设置,有利于消毒更彻底;筷子搁板和立式取筷门的结构设计,取筷时仅外露出少量筷子的根部,避免了挑拣筷子时作成的再污染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二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依次表示:盒体1、顶盖2、筷子3、臭氧出气孔4、5、铰链6、臭氧进气孔7、安装座8、铰链9、定位卡10、凸轮11、转轴12、筷子搁板13、铰链14、取筷门15。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在筷盒盒体1的下部铰接有一件筷子搁板13,并铰接有立式取筷门15,筷子3的手持部向上,当处于取筷状态时,筷子搁板13倾斜,部分筷子3靠在将取筷门15上,可从筷子3的手持部取出。在盒体1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臭氧出气孔4、5和臭氧进气孔7,使筷盒中的筷子3能得到很均匀的消毒。臭氧进气孔7的位置设有臭氧装置安装座8,这使臭氧发生器装置可随意与筷盒分离,一件臭氧发生器可与多件筷盒配合使用,这就大大降低了餐饮行业的筷盒使用成本。筷盒的取筷门15和顶盖2为透明材质的,使用者可随时观察盒内筷子的数量,及时更换筷盒。取筷门15的铰链14为开度30°~45°的限位铰链,因此开启时只能露出部分筷子根部,可防止就餐者随意挑拣,保证了其他人的就餐卫生。
参见图1所示的实施例之一,筷子搁板13铰接在盒体1的后侧板上,盒体1的前下端用转轴12装有凸轮11,筷子搁板13的另一端支承凸轮11上,该转轴12的外侧还装有取筷门15的定位卡10。当定位卡10锁住取筷门15时,凸轮11将筷子搁板13托平;当定位卡10开启时,凸轮11降低,筷子搁板13倾斜,打开取筷门15,部分筷子3随之露出,其它的被取筷门15上部的盒体1挡住,且取出前面的筷子,后面的才能在重力作用下逐渐滑朝前面。
参见图2所示的实施例之二,筷子搁板13可与取筷门15固定为一体,再铰接在盒体1的前下端,同样如同实施例一,打开取筷门15后,筷子搁板13同步倾斜,仅仅露出部分筷子3,取出前面的筷子,后面的才逐渐滑朝前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吉坤,未经陈吉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225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擦窗器
- 下一篇:具有防腐连接端口的钢塑复合钢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