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接触式民用静电消除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016935.X | 申请日: | 2006-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43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 发明(设计)人: | 付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百欣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F3/00 | 分类号: | H05F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民用 静电 消除 | ||
1. 非接触式民用静电消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外壳、置于上下外壳之间的非接触式静电消除模块、置于下外壳上的电镀卡壳、上外壳表面的LED灯孔、上下外壳侧面开设的若干个通孔。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民用静电消除器,其特征在于:在上下外壳内置的非接触式静电消除模块。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接触式民用静电消除器,其特征在于:使用了电阻探针的静电引导方式的非接触设备。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接触式民用静电消除器,其特征在于:可以采用类似与门、与非门、或、或非、同相器、反相器、时基电路搭建的采用电阻探针的静电引导方式和控制处理电路。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民用静电消除器,其特征在于:上外壳的表面开设有一个LED孔,在其刚刚消除完静电的时候,这个LED孔处的LED灯就显示。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民用静电消除器,其特征在于:在下外壳上的电镀卡壳。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民用静电消除器,其特征在于:在上下外壳侧面开设的若干个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百欣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百欣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1693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