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路板固定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164571.4 | 申请日: | 2006-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8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景新;郑再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7/12 | 分类号: | H05K7/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伟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路板 固定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板固定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免工具操作的电路板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对于电路板的固定技术而言,常见的方式均是以螺丝锁固为主,但是针对组装或拆卸的便利性考量时,则是以卡合或扣合的方式居多。以应用于伺服器中的主机板固定技术为例,传统方式是在伺服器的机箱设置面上预设若干具有螺孔的支撑柱,通过各该支撑柱构成共平面以支撑主机板,再利用螺丝对应各支撑柱一一的予以锁固。这种方式可利用支撑柱垫高主机板而提供与机箱间的电气隔离,并且增加主机板底部的气体流动空间而提升热对流效果,但是采用螺丝锁固的对位与使用工具极为不便,亦因为逐一旋锁或旋退螺丝而相对费时。
为解决前述锁固螺丝的不便与费时,中国台湾第580240号新型专利遂提出一种主机板扣固机构,如图1及图2A所示,是于一主机板100边缘枢接一个可旋转活动的扣柄140,并在欲安装主机板100的机箱200底板上设置一个固定件220,该主机板上并设有扣柄座130以供枢接该扣柄140;此外,并于主机板100表面预设多个开孔110,而机箱200底板上设置对应数量的支撑柱210。
如图2B及图2C所示,该主机板100置放于底板上的预定位置后(即以支撑柱210配合开孔110导引安装),位于扣柄140上的一个缺口部刚好跨置于固定件220上,且当扣柄140朝某一特定方向旋转至特定角度时,扣柄140会顶推位于底板上的固定件220,使主机板100相对位移而使各该支撑柱210与开孔110相互卡合,形成左右及上下方向的自由度限制,同时通过该扣柄140完全扣固于该扣柄座130而达成前后方向的自由度限制。
上述专利案通过支撑柱210与开孔110、以及扣柄140与扣柄座130的搭配设计,使主机板得以免工具的方式组装拆卸,除了对于拆装作业的便利性有所提升之外,在生产制造上更降低了生产工时,省下了螺丝零件的成本。然而,其中须要设一扣柄座130及扣柄140于主机板100上,对于主机板的堆叠储存极为不便,并且需要增设非标准的主机板生产及组装设备,且扣柄140易脱落,因此该现有构造仍有不便。
以上现有技术,用于主机板安装时可省下安装工具,可快速安装,但是如此现有技术不仅增加制造成本,仓储及备料亦不便,效率亦随之降低,且于扩充于多片主机板的实施状况时亦存在安装构造复杂的问题,因此开发电路板固定机构且构造简单而低成本的技术,确有其必要。
因此,如何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能直接于空间有限的机壳内设置免工具安装构造,以利于电路板装卸及便于仓储备料,实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叙述背景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造简单且免工具操作的电路板固定机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还提供一种无须在电路板上外加零件的电路板固定机构。
为达上述目的以及其他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路板固定机构,是用于固定一具有多个开孔的电路板至一设置面上,且各该开孔的同一侧均设有缩小的卡合段,该固定机构至少包括:第一定位部,设于该电路板;多个支撑件,设于该设置面,以供各该开孔对应穿设,且具有用以卡合至该卡合段的颈部;以及弹性件,设于该设置面,具有第二定位部,以于卡合段卡合至颈部的状态下对应定位至该第一定位部。
上述的电路板固定机构中,该弹性件可为斜向立设于该设置面的弹性臂,而该第二定位部设于该弹性臂顶端。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弹性臂的倾斜方向相同于该卡合段面对开孔的方向。于另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弹性臂的倾斜方向相反于该卡合段面对开孔的方向。该第二定位部可为对应于该颈部高度的凸块,而该第一定位部则为对应定位该凸块的开口,从而提供紧密且不易松动的定位效果,较佳地,该凸块与该开口的形状为矩形,并可于该凸块边缘设有倒角以利退出该开口。
该弹性件亦可为立设于该设置面且高度相同于该颈部的按键,而该第二定位部则为该按键的键帽。该支撑件可为立设于该设置面的支撑柱,且该颈部邻近于顶端,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支撑件顶端的宽度可小于颈部以下的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645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