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松木单板材脱脂保色剂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150941.9 | 申请日: | 2006-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8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 发明(设计)人: | 郭明辉;房敏;于洪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明辉;房敏;于洪亮 |
| 主分类号: | B27K3/32 | 分类号: | B27K3/3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40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松木 板材 脱脂 保色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新型松木单板材脱脂保色剂,不含铬、砷、铜等无机离子和其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人体无害,不污染环境。适用于松木单板材的脱脂和因脱脂导致的单板变色的颜色回复。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在木材加工和应用领域中对质优价廉的单板材产品的需要量日益增多,而国内现有的可用木材资源不能够满足这种日益增长的需求。我国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长期进口大量的优质大径级松木木材,但这种优质的木材并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由于松木树脂含量相对较高,因此在加工和利用中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并且应用领域很小。对松木进行脱脂处理,可以扩大此类木材的应用领域,增加其附加值,是节约木材、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的途径之一。
常规的松木板材脱脂药剂主要有强碱性脱脂和强酸性脱脂两种。最常用的是强碱性水溶性脱脂剂,用量占脱脂剂总用量的80%左右。主要针对厚度超过30mm左右的松木板材,处理时间长、温度高、耗能量大、脱脂不均匀,并且对于板材的表面颜色的变化难以控制。松木板材脱脂后保色的药剂目前采用一剂双效,在脱脂的同时控制pH值以达到减轻变色的目的。但此种药剂的脱脂效果不佳,并且木材仍然出现较大程度的变色,并没有能够完全保持板材原有的颜色。
本发明目的在于避免常规松木材脱脂处理中耗能多,脱脂率低,颜色难以控制等缺点。通过弱碱性脱脂药剂、保色药剂两步处理,提供一种可以有效的脱除松木单板材中的树脂,并使处理后单板的颜色回复到原有的色泽的新的药剂配方。
主要参考文献
1.杨哲,解林坤.马尾松板材的强碱性脱脂技术.林业科技开发,2004,18(2):39~40.
2.张仲凤,彭万喜.落叶松板材的酸性脱脂技术.林业科技开发,2004,18(1):39~40.
3.李年存,彭万喜.马尾松板材的酸性脱脂技术.木材工业,2002,16(6):28~30.
4.黄军.马尾松板方材脱脂保色新工艺的研究.木材加工机械,1999,3:10~14.
5.董会军,杜国兴.马尾松板材的脱脂处理.林业科技开发,2001,15(6):24~26.
6.陈泽军.马尾松板方材脱脂保色及主要设备研究设计.湖南林业,1999,6:18.
7.陈茜文,王贵武.湿地松松木板的脱脂.中南林学院学报,2003,23(4):69~72
8.张昌荣,吕勇.松木脱脂改性技术.人造板通讯,2001,10:11~12.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有效脱除松木单板材内部的树脂,并回复单板因脱脂处理而产生的变色的一种新型松木单板材脱脂保色药剂。其技术方案是:对于厚度为0.7mm的松木单板材,采用弱碱性的脱脂药剂对其进行脱脂处理,脱脂药剂为水溶性的白色粉末,主要成分及含量为主体药品NaOH、稳定剂Na2SiO3、pH调节剂Na3PO4、表面活性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不溶的树脂酸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可溶性的大分子树脂酸钠,此反应在稳定剂的作用下可以平稳进行,在表面活性剂的活化作用下逐步扩散出木材表面。因为碱性的作用,部分的木质素会发生降解,并伴随有大量的双键的生成,使得单板颜色由浅黄色转变为黄色或深黄色。但在70℃的温度下反应45~60分钟的时间,既可以有效脱除马尾松、红松、落叶松、樟子松等松木单板材内部80%以上的树脂,又可以将松木单板材的变色控制在可回复的范围之内。脱脂后的单板材经过清水冲洗后行保色处理,保色药剂也为水溶性的白色粉末,主要成分及含量为主要药品H2O2、稳定剂Na2SiO3、pH调节剂草酸。在80℃的温度下反应5~15分钟的时间,应用过氧化氢的氧化作用,在酸性的条件下,可以有效的破坏因脱脂而产生的大量的发色和助色基团,能使变色后单板的颜色得到有效的回复,白度值可以回复至原来的98%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明辉;房敏;于洪亮,未经郭明辉;房敏;于洪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509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温饰面砖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淬火油槽快冷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