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载子提供层的多重量子井氮化物发光二极管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610142735.3 申请日: 2006-10-30
公开(公告)号: CN101174662A 公开(公告)日: 2008-05-07
发明(设计)人: 武良文;简奉任 申请(专利权)人: 璨圆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1L33/00 分类号: H01L33/00;H01S5/343
代理公司: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钟晶
地址: 台湾省*** 国省代码: 中国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具有 提供 多重 量子 氮化物 发光二极管
【说明书】:

发明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氮化物多重量子井发光二极管,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载子提供层的氮化物多重量子井发光二极管,借以提供额外的载子,以及避免/降低发光层内杂质的使用。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氮化镓(GaN)系发光二极管(LED)的亮度,美国专利No.5,578,839揭示了一种发光层(或称主动层)掺杂有n型杂质(例如Si)和/或p型杂质(例如Mg或Zn等)的InxGa1-xN(0<x<1)化合物半导体所制成的LED结构。此LED结构的发光层,是夹在n型GaN系化合物半导体制成的第一包覆层(clad layer)与p型GaN系化合物半导体制成的第二包覆层中间。该LED结构在亮度上的提升,是由于上述发光层内所掺杂的杂质提高了载子(亦即,电子和电洞)的密度,因此有更多载子参与重新结合(recombination)所致。

相比之下,使用多重量子井(multi quantum-well,MQW)技术的高亮度LED,通常在其发光层内是采未加掺杂的井层(well layer)。一般MQW LED的发光层是包含有多重井层,井层的厚度是小于半导体材料中载子的德布洛依(deBroglie)波长,致使电子和电洞被局限在井层内,而可达成更佳的重新结合效率。井层通常是未加掺杂,因为井层内的杂质会导致非辐射性(non-radiative)的重新结合,进而造成发光效率的降低和过多热量的产生。另一方面,在2002年五月电机工程师协会量子电子学期刊(IEEE Journal of Quantum Electronics)第38册第5期里,Wu等人在Influence of Si doping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GaN-GaN MultipleQuantum-Well Blue Light Emitting Diode(Si搀杂对InGaN-GaN多重量子井发光二极管之特性方面的影响)一文中建议,InGaN-GaN MQW LED的发光强度和操作电压,可借由在MQW发光层的GaN位障层(barrierlayer)内加入Si搀杂,而得到显著的改善。然而,位障层内的杂质密度应维持在适当的位准下,否则该LED之结晶(crystalline)便会受到影响。

换言之,在LED之发光层搀杂杂质,确实有助于提高载子重新结合效率,但此种改善是要付出代价。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氮化物MQW LED结构,借以免除现有技术的缺点。

本发明的一项主要特征,是在所提出的LED结构内,于未掺杂的MQW发光层的一侧提供载子提供层(carrier supply layer)。此载子提供层是包含有多重且彼此交替重迭的井层和位障层,这些井层和位障层各具有5~300的厚度,而使载子提供层总厚度为1~500nm。井层和位障层两者均是由掺杂有Si或Ge的AlpInqGa1-p-qN(p,q≥0,0≤p+q≤1)化合物半导体所制成,但是具有不同的组成,且位障层需具有高于井层的能带隙(bandgap)。另外,载子提供层的电子浓度为1×1017~5×1021/cm3

载子提供层的设置具有多项优点。首先,额外的电子会被提供进MQW发光层内以与电洞重新结合,而使本发明的LED结构达成较高的内部量子效率(in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与较高亮度。此外,由于电子的移动性(mobility)是大于电洞,载子提供层的设置可使电子减速,以致电子有较高的机会与电洞重新结合,因而可达成较高的重新结合效率。再者,搀杂进载子提供层内的Si或Ge可在不掺杂发光层的情形下有效地使本发明的LED结构的操作电压降低,而又可以使发光层有更好的结晶。

本发明的另一特征,是在载子提供层与发光层中间的设置电洞阻隔层(hole blocking layer)。此电洞阻隔层是由未掺杂或有Si掺杂的GaN系材料制成,其具有大于发光层的能带隙以避免电洞逃逸进载子提供层内、并在该处与电子重新结合。电洞阻隔层具有的厚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璨圆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璨圆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427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