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透过体界面的太阳能建筑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117469.9 | 申请日: | 2006-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9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 发明(设计)人: | 施国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国梁 |
| 主分类号: | F24J2/00 | 分类号: | F24J2/00;F24J2/06;H01L31/058;F24J2/3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335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透过 界面 太阳能 建筑 | ||
1.具有透过体界面的太阳能建筑,这些界面包括坡屋面和外立面;透过体包括玻璃和聚光透镜;相邻的透过体具有平滑的表面,在透过体内侧配置有太阳能利用器件包括集热器件、光电转换器件、热电转换器件、光传导器件、反射聚光器件及隔热防尘部件并可从建筑物内部对太阳能利用器件进行拆解和安装;透过体及太阳能利用器件通常安装在专门设计的框架上,这些太阳能利用器件还连接各种管道、电缆和光缆并可以自带盖玻璃和透镜聚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含有透过体界面,在透过体内侧配置有太阳能利用器件包括自带盖玻璃和透镜聚光器件的太阳能利用器件譬如集热器件、光电转换器件、热电转换器件、光传导器件、反射聚光器件及隔热防尘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建筑,其特征在于含有固定的、至少一维平滑的透过体界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阳能建筑,其特征在于安装透过体的框架含有位于同一平面或曲面上的横向连接条杆和内凹的竖向条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阳能建筑,其特征在于含有与管道、电缆和光缆一体设计或制作的框架,框架上安装有透过体或太阳能利用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阳能建筑,其特征在于含有多面体状的框架或透过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阳能建筑,其特征在于集热器件的平板吸收体含有向前凸出并嵌有弹性管道的槽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阳能建筑,其特征在于含有与聚光式光热或光电转换器件相连接的换热器件及跟踪驱动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国梁,未经施国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1746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