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脉动讯号分析仪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107884.6 | 申请日: | 2006-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2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源星生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5/0245 | 分类号: | A61B5/0245;A61B1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春兰 |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脉动 讯号 分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脉动讯号分析仪,尤指一种经由传感器量测的结果透过快速傅立叶转换为脉波波形的脉动讯号分析仪。
背景技术
脉诊是中医学中一种独特的诊断方法,医者以食、中、无名三指的尖端,触按病人的桡动脉,或其它动脉,如人迎、趺阳等,分辨其脉动形象(脉象),结合望、闻、问三诊以诊断疾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以推测人体脏腑的生理和病理状况,最常用的是寸口诊法,即,单独切按桡骨茎突内侧一段桡动脉的搏动。由于诊察全靠医者手指灵敏的触感来体验,因此,要准确地分别部位和脉象,除了熟悉诊脉的理论外,还要透过不断的临床练习,才能掌握这一诊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中医脉诊这种由医师自由心证的诊断方式便受到相当大的质疑,因为仅凭借着医者的经验和指下感觉而做出诊断,这样的诊断夹带着太多医者的主观因素。
中医脉学的现代发展中,主要是利用传感器代替手指感知脉搏的压力波,然后再将压力波做特性上的统计分析,以达到公正客观的方式。
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第325402号揭示一种指套式多重脉波讯息量测方法及其装置,把脉者在食、中、无名三指套上指套,接触寸关尺三穴位以量测多种脉波讯息,并将各讯息显示于显示器上。但是,把脉者带上指套利用三指按压,其按压压力的再现性及达到公正客观仍然是有待质疑的。
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第570769号揭示一种可同时取得脉压及血流量的脉波讯息量测方法及其装置,其主要是以计算脉压、血流量、血流动能及脉压及其它讯息,提供中西医临床诊断的参考讯息。但是,其所用的方式是侵入式,且仪器构造复杂使用不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脉动讯号分析仪,利用传感器读取脉象信息并转换为一脉象波形。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脉动讯号分析仪,其包括:一侦测单元,更包括:一气囊套,环绕身体于一接触部,充气后可施一压力以感应该接触部的一脉象信息;一连接管,连接该气囊套,作为该气囊套充气的导管;及一传感器,连接于该气囊套上,用以读取该气囊套所感应的该接触部的该脉象信息;及一分析单元,更包括:一快速傅立叶转换模块,用以接收该脉象信息并进行傅立叶分析以产生一脉象波形;其中该脉象波形是由该脉动讯号分析仪的内建一显示器显示或外接一装置显示。
较佳地,该接触部为一手臂或一手腕或脚腕。
较佳地,该传感器是一特定部位传感器,包含一寸部传感器、一关部传感器及一尺部传感器,分别读取一手腕处的一寸关尺部位的一脉象信息。
较佳地,该传感器是该气囊套加压后感应一血管脉动的一压力变化。
较佳地,该传感器为一气体压力传感器,直接读取该气囊套的一压力变化。
较佳地,该传感器为一压力传感器,读取该脉象信息所感应的压力变化讯号。
较佳地,该脉象图是浮、中及沉脉象图,是分别对应一舒张压、一三分之一收缩压与一三分之二舒张压的合及收缩压。
较佳地,更包含一脉波输出孔,用以将该脉象信息输出至一装置。
较佳地,更包含一脉波输出孔,其是以无线传输方式将该脉象信息输出至一装置。
较佳地,更包含一显示器,用以呈现该脉象图。
附图说明
图1a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脉动讯号分析仪示意图。
图1b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脉动讯号分析仪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气囊套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气囊套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脉动讯号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脉动讯号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脉动讯号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脉动讯号示意图。
图8a所示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脉象信息图。
图8b所示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脉象信息图。
图9所示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透过快速傅立叶转换的功率频谱密度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脉动讯号分析仪
11 气囊套
111 折弯部
112 密合部
113、114、115 传感器
12 显示器
13 脉压测定键
14 开关
15、16、17 控制键
18 连接管
19 数据传输连接孔
20 分析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源星生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源星生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078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