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糖硒酸酯的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104992.8 | 申请日: | 2006-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0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 发明(设计)人: | 郭勇;徐健;梁卿;邵士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8B37/00 | 分类号: | C08B37/00;A61K31/715 |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方晓佳 |
| 地址: | 730000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糖 硒酸酯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有机硒的多糖硒酸酯制备合成方法。
技术背景
硒是人体必需的14种微量元素之一,具有抗癌、保护心脏、抗肝坏死、防治近视和白内障、解毒、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和增强生殖功能等多种活性作用,被誉为“生命火种”、“心脏的守护神”和“抗癌之王”。
研究表明,成人每天硒的摄入量约40-100微克为宜,我国推荐硒的摄入量成人为每天50微克,儿童和青少年每天为20~50微克,婴儿每天为15微克。人体对硒的需要量在不同的阶段也不同,机体硒水平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因此,对老年人应注意硒的适量摄入。但是,硒在自然环境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42个国家或地区缺硒,而缺硒地区的每日硒摄取量平均不到20微克。我国也存在硒毒地区和缺硒地区,多数为缺硒少硒地区,其中全国22个省中缺硒、贫硒县高达72%;我国约2/3的地区近七亿人口处于缺硒状态。因此,利用硒强化剂开发生产硒强化食品,尤其是开发有机硒强化食品,已成为目前我国富硒保健食品开发的重要内容。
我国的硒强化剂包括无机硒强化剂和有机硒强化剂两类,无机硒强化剂具有含硒量高和价格低廉的优点,但无机硒(如亚硒酸钠)的吸收和利用不很理想,其生物有效性低,无机硒毒性较大,中毒量与需要量之间范围小,因而被严格限制其使用量。发达国家已不用简单的无机盐形式作为硒的营养补剂,目前,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禁止在食品中添加亚硒酸钠等无机硒。同无机硒强化剂相比,有机硒强化剂的毒性小,其吸收和生物利用率高,但含硒量低、价格高和用量大。目前,有机硒物质的获得来源主要有天然原材料中分离纯化和人工合成两种途径。
目前多糖硒酸酯的制备方法研究进行得较少,在国内只有少数几篇研究论文(龚晓钟,深圳大学学报,1997,14,4;),制备方法都是采用氯氧化硒-吡啶合成黄芪多糖硒酸酯。这种多糖硒酸酯制备方法的不足之处就是在反应完成后要使用膜透析方法对反应产物进行纯化,在纯化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水,而一些有机物如吡啶等,在进入循环水后又很难被分离除去,随水体排出,会对水资源造成严重的污染;氯氧化硒是一个高价值产品,大量使用会增加多糖硒酸酯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易于放大生产,易于分离及溶剂可回收循环利用的多糖硒酸酯合成方法。
设计一种反应体系及合成多糖硒酸酯的反应方法,利用它来合成多糖硒酸酯。在此合成技术中一个最具吸引力的方法就是采用非均相反应。
本发明的思路是要求合成方法达到硒化的高效反应,降低氯氧化硒的使用量;减少吡啶使用量至化学反应量,使产物后处理装置简单化,所得多糖硒酸酯产物易于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在反应进行及产物后处理过程中,体系始终处在无水状态,使反应溶剂可回收再利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本发明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
本发明使用的反应物为无水多糖以及氯氧化硒,反应介质选自二氧六环或甲苯,在反应中生成的氯化氢用叔胺吸收。
本发明将氯氧化硒与5-15wt%的反应介质混合,在40℃-45℃滴加到含有无水多糖、叔胺以及余量的反应介质的混合物中;在30℃-40℃反应4-5小时,继续升温至70℃-80℃反应15-30分钟;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常温过滤分离粗产物和反应介质,粗产物分别用二氧六环或甲苯、乙醇和丙酮洗涤精制后,在40-50℃干燥得到产物。
本发明使用二氧六环、甲苯作为反应介质,使用反应量的叔胺作为反应生成氯化氢的吸收剂,在反应介质和多糖完全脱水的条件下,硒化反应完全,达到硒化试剂低用量的高效硒酸酯化反应。
一种多糖硒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氯氧化硒与5-15wt%的反应介质混合,在40℃-45℃滴加到含有无水多糖、叔胺以及余量的反应介质的混合物中,其中反应介质选自二氧六环或甲苯;在30℃-40℃反应4-5小时,继续升温至70℃-80℃反应15-30分钟;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常温过滤分离粗产物和反应介质,粗产物分别用二氧六环或甲苯、乙醇和丙酮洗涤精制后,在40-50℃干燥得到产物。
本发明使用的无水多糖为无水葡聚糖或无水黄芪多糖。
本发明吸收氯化氢的叔胺选自吡啶或三乙基胺。
本发明无水多糖与反应介质的质量比为1∶15~24。
本发明氯氧化硒与叔胺的质量比为1∶1.2~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049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