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达避振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104076.4 | 申请日: | 2006-08-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90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 发明(设计)人: | 洪银树;黄世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凖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5/24 | 分类号: | H02K5/24;F04D29/6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燕秋 |
| 地址: | 台湾省802高雄***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马达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达避振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可以阻隔及缓冲马达转子旋转的振动量传递至基座及电子系统的马达避振结构,以保护电子系统,并维持其正常功效与使用寿命。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马达结构包含有一基座11、一定子组20以及一转子30。
其中,基座11中央设置有一轴管12,定子组20设置于轴管12外周。
另外,轴管12内部配置有至少一轴承40,转子30的旋转轴31可穿过轴承40中央的轴孔,并受轴孔支撑,使转子30的旋转轴31可在该轴孔中旋转。
然而,上述习用的马达结构实际运用于电子系统内部作为散热用途时,还存在有若干缺点,导致电子系统无法发挥其最佳效能,其缺点归纳如下:
1、电子系统产生共振效应:当马达运转时,转子30旋转所产生的振动以及旋转轴31与轴承40摩擦所产生的振动量,会经由轴承40、轴管12传递至基座11,进而传递至电子系统,造成电子系统产生严重的共振效应,不仅影响整个电子系统的功效,且电子系统长期处于振动的环境下,可能因此加速其内部电子组件接点的疲乏及老化,缩短电子系统的使用寿命。
2、电子系统产生严重的振动噪音:电子系统的共振效应同时会产生巨大噪音,对电子系统整体的噪音值评估影响甚大。
因此,若要彻底解决上述电子系统共振效应的问题,维持电子系统的正常效能及使用寿命,积极开发一种马达避振结构乃刻不容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达避振结构,其可以阻隔及缓冲马达转子旋转的振动量传递至基座及电子系统,以保护电子系统并维持其正常功效与使用寿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马达避振结构,其马达在一基座上设一轴管,所述轴管外周装配定子组、内部置入至少一个轴承,所述轴承支撑一旋转轴于其中央旋转,且所述旋转轴顶端与一转子固定结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管内径与所述轴承外径之间套设有至少一防振组件,使所述轴承与所述轴管无直接接触,且所述防振组件必须由兼具有吸振及缓冲振动的弹性材料制成。
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防振组件的材质为橡胶。
以上所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防振组件的材质为优力胶。
以上所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轴承为含油轴承。
以上所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防振组件的断面形状呈两对应朝内的L字型,并包覆于所述轴承的外周面以及底部与扣环接触的底端表面。
以上所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防振组件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轴管内径与所述轴承外径之间的上、下位置处,且断面形状呈两个对应朝内的L字型,并包覆于所述轴承的外周面以及顶、底表面处。
以上所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两防振组件之间支撑形成的空隙中储存有润滑油液。
以上所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轴承为二滚珠轴承,二所述轴承之间具有定位环,所述防振组件包覆所述轴承与所述轴管内壁以及所述定位环之间的接触面,且断面形状呈两个对应朝外的L字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马达转子旋转的振动量以及旋转轴与轴承摩擦所产生的振动量,即可由防振组件的阻隔及缓冲而不会直接传递至基座,避免影响电子系统的功效,更可避免电子系统的共振效应与噪音,以维持电子系统的正常功效及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习用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于含油轴承的径向绕线马达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于含油轴承的轴向绕线马达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型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于滚珠轴承马达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达避振结构,其在马达的轴管内径与轴承外径之间设置有具有吸振及缓冲振动的防振组件,其中轴承可以是含油轴承或滚珠轴承的任一种型式,使马达转子旋转的振动量以及旋转轴与轴承摩擦所产生的振动量不会直接传递至轴管所固定的基座,以阻隔该振动量对电子系统的影响。
下面列举几种本发明分别运用于含油轴承马达及滚珠轴承马达的实施型态并配合附图进行说明。
如图2、图3所示,为本发明分别运用于含油轴承的轴向绕线马达与含油轴承的径向绕线马达的实施型态,两者的组成结构大致相同,不同点在于定子组20、21的绕线型态与轴管12、13的差异;
马达主要包含有基座11、定子组20、21以及转子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凖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建凖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040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